[发明专利]一种过滤叠片及过滤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2502.0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8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华;金嫣婧;刘宁宁;冉茂林;曹缘;李淼;张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9/46 | 分类号: | B01D2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汤荞赫 |
地址: | 832003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过滤器 | ||
1.一种过滤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叠片本体(1),所述叠片本体(1)具有进水部和出水部;
若干导流件(2),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分布在所述叠片本体(1)上,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沿由进水部向出水部方向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正分量,所述导流件(2)沿所述叠片本体(1)的表面凸起设置;其中,在沿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导流件(2)间隔设置,在沿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导流件(2)间隔设置;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导流件(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第一间距,沿第一方向上的下一组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导流件(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
流道结构(3),包括若干第一流道(31)和若干第二流道(32),所述第一流道(3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设置在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导流件(2)之间,所述第二流道(32)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且设置在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导流件(2)之间,所述第一流道(31)和所述第二流道(32)交错设置;
在外力驱动下,外界水由进水部输送至第一流道(31)流向出水部流通;和/或,外界水由进水部输送至第一流道(31)并经过第二流道(32)后沿第一流道(31)向出水部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本体(1)为环形叠片;
所述进水部成型在所述环形叠片的外圈,所述出水部成型在所述环形叠片的内圈;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环形叠片的径向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为沿所述环形叠片本体(1)同心圆的周向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环形叠片的径向方向之间呈0-25度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叠片,其特征在于,
在沿第一方向上,所述导流件(2)的截面尺寸逐渐减小;
其中,截面尺寸减小系数m为沿第一方向上的一个所述导流件(2)的截面尺寸和相邻的下一个所述导流件(2)的截面尺寸的比值;截面尺寸减小系数m的取值范围为:0.89<m<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叠片,其特征在于,缩小差值x为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之间的差值,缩小差值x的取值范围为:0.02mm<x<0.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2)为等腰三角形凸台,所述等腰三角形凸台端点处进行倒圆角设置,任一所述等腰三角形凸台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31)相连,任一所述等腰三角形凸台的底边连接所述第二流道(32);
其中,所述等腰三角形凸台的顶角靠近所述进水部一侧设置,所述等腰三角形凸台的底边靠近所述出水部一侧设置;且所述底边连接所述第二流道(32);和/或,所述等腰三角形凸台的底边靠近所述进水部一侧设置;所述等腰三角形凸台的顶角靠近所述出水部一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本体(1)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叠片本体(1)沿垂直于所述叠片本体(1)的方向层叠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叠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连通结构,设置在所述叠片本体(1)上,所述连通结构用于连通层叠布置的相邻的两个叠片本体(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结构为连通孔(4),连通孔(4)设置在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件(2)之间,所述连通孔(4)为圆形通孔,所述圆形连通孔(4)的直径为第一尺寸,所述第一尺寸等于沿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导流件(2)之间的最短距离。
10.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叠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25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片折弯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4-氯代邻苯二甲酸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