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CR脱硝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0865.0 | 申请日: | 202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1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圣;陈辉;黄林滨;葛荣存;李朝兵;戴维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2 | 分类号: | F22D1/02;B01D53/86;B01D53/56;F22D1/32;F22D1/50;F22D5/26;F22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cr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SCR脱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SCR脱硝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燃气锅炉和SCR脱硝装置以及依次连接的除氧器、高压加热器和省煤器;所述省煤器设置于烟道内,所述烟道上设有燃气锅炉烟气入口,所述烟道的烟气出口与所述SCR脱硝装置连接;所述除氧器与所述燃气锅炉上设有的高温热水出口连接;所述高压加热器与所述燃气锅炉上设有的高温蒸汽出口连接。该系统可以保证在锅炉启动的同时,SCR脱硝装置可以投运的目的,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CR脱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CR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的恶化,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应对燃煤发电产生的氮氧化物、硫化物以及烟尘等环境问题,要求工业生产中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降低烟气的排放量,降低污染物浓度。目前燃煤工业中应用较多的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法(SCR脱硝法),该方法具备性能稳定、负荷适应性强等优点,是目前燃机氧化物减排的主流技术。
在SCR脱硝技术中,SCR脱硝催化剂所要求的反应温度为270-420℃。目前针对燃煤机组进行深度调峰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影响发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当发电机组中燃煤锅炉启动初期,其产生的烟气温度较低,并不能达到SCR脱硝催化剂的反应温度,此时SCR脱硝装置无法正常运行,使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超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目前针对发电机组进行环保排放气体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锅炉点火启动至发电机组并网期间保证SCR脱硝系统可以正常运行是目前所有燃煤电站共同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在锅炉点火启动至并网期间,SCR脱硝装置入口处的烟气温度过低导致SCR脱硝装置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提供一种SCR脱硝系统,该系统可以成功将锅炉点火启动至并网期间所产生的烟气进行加热,保证了在锅炉启动的同时,SCR脱硝装置可以投运的目的,降低了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使排放的尾气符合环保标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SCR脱硝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燃气锅炉和SCR脱硝装置,依次连接的除氧器、高压加热器和省煤器;
所述省煤器设置于烟道内,所述烟道上设有燃气锅炉烟气入口,所述烟道的烟气出口与所述SCR脱硝装置连接;
所述除氧器与所述燃气锅炉上设有的高温热水出口连接;
所述高压加热器与所述燃气锅炉上设有的高温蒸汽出口连接;
来自所述燃气锅炉的高温热水在所述除氧器中与水混合,混合后的水输送至所述省煤器中,待处理烟气与所述省煤器中的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烟气与来自燃气锅炉的高温烟气混合,混合后的气体输送至所述SCR脱硝装置中进行处理;或
来自所述燃气锅炉的高温蒸汽在所述高压加热器中与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水输送至所述省煤器中,待处理烟气与所述省煤器中的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烟气与来自燃气锅炉的高温烟气混合,混合后的气体输送至所述SCR脱硝装置中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高压加热器与所述燃气锅炉之间设有溶液输送泵,用于将所述高压加热器中经过换热后的蒸汽输送至所述燃气锅炉进行回用。
优选地,所述燃气锅炉的高温热水出口处设有第一开关设备,用于调节所述燃气锅炉输送至所述除氧器中高温热水的流量。
优选地,所述燃气锅炉的高温蒸汽出口处设有第二开关设备,用于调节所述燃气锅炉输送至所述高压加热器中高温蒸汽的流量。
优选地,所述溶液输送泵与所述燃气锅炉之间设有第三开关设备,用于调节所述高压加热器中经过换热后的蒸汽返回至所述燃气锅炉中的流量。
优选地,所述待处理烟气的温度为50-250℃。
优选地,所述高温蒸汽的温度为350-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0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