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架、模板及浇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0054.0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0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钢;刘鹏辉;谭曾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聚石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E04G17/00;E04G1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文卓 |
地址: | 511540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板 浇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架、模板及浇筑系统,模架包括至少一个纵梁筋、至少一个横梁筋、加强肋和边框。纵梁筋与横梁筋垂直相交,加强肋连接着纵梁筋或横梁筋,边框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模架,其中,纵梁筋或横梁筋中,至少存在一处减重设计,纵梁筋、横梁筋、加强肋的特殊设置使得模板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整体受力效果好、坚固耐用、绿色环保;同时,多处减重的结构设计,使得模板轻质、结构简单、方便操作,降低经济成本,整体性价比优越。浇筑系统设置多种规格模板结合角连接器以及对拉连接等不同安装方式可适合多浇筑项目场景下的变形和组装应用,极大提高构件利用率,简约且环保,提高工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架、模板及浇筑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中有一些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对模板的强度和刚度有很大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冲击时很容易出现破损的情况,从而对混凝土表面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使用寿命不长,如果单纯通过增加模板表面厚度来加强,一方面会使模板自重大幅度增加对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不方便搬运及安装,另一方面模板的成本也会大幅度增加,经济性较差。
另外,在建筑行业提倡符合节能环保、提高构件利用率的大趋势下,目前技术领域中模块化模板是近年的新兴点,相关创造设计成果并不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模架。
本发明同时也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模架的模板。
本发明同时也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模板的浇筑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架,包括:至少一个纵梁筋、至少一个横梁筋、加强肋和边框。所述纵梁筋与所述横梁筋垂直相交,所述加强肋连接着所述纵梁筋或所述横梁筋,所述纵梁筋、所述横梁筋、所述加强肋均设置于所述边框内,所述边框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模架,其中,所述横梁筋能嵌入支撑杆。
有益效果:此模架,包括至少一个纵梁筋、至少一个横梁筋、加强肋和边框。纵梁筋与横梁筋垂直相交,加强肋连接着纵梁筋或横梁筋,纵梁筋、横梁筋、加强肋均设置于边框内,边框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模架,其中,横梁筋能嵌入支撑杆,纵梁筋、横梁筋、加强肋的特殊设置使得模板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整体受力效果好、坚固耐用、绿色环保;同时,多处减重的结构设计,使得模板轻质、结构简单、方便操作,降低经济成本,整体性价比优越。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模架,所述加强肋包括单肋和交叉肋,所述横梁筋与所述边框之间通过单肋连接,所述纵梁筋与所述边框之间通过单肋连接,所述纵梁筋之间通过交叉肋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模架,所述边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横梁筋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邻的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纵梁筋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邻的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单肋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邻的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模架,所述单肋、所述纵梁筋和所述横梁筋一端可以开设第五凹槽,和/或所述边框外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的减重块。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模板,包括面板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模架,所述面板与所述模架的第一面连接。
根据本发明其他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浇筑系统,包括连接件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模板,所述连接件包括扣合部和握持部,通过所述扣合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模板。
根据本发明其他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浇筑系统,所述浇筑系统还包括补充器,所述补充器上设置第三连接孔,当所述补充器安装在所述模架上时,存在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所述第三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聚石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聚石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0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