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阻燃加强型PP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9470.9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5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倪永明;刘明晖;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祺申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K3/08;C08K3/32;C08K7/06;C08J3/22 |
代理公司: | 徐州君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73 | 代理人: | 孙子文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阻燃 加强型 pp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阻燃加强型PP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材料:(S1)原料准备:选取高纯度PP粉末、低密度聚乙烯粉末、纳米银抗菌剂、高纯度磷酸锆粉末、高纯度碳纤维粉末和抗静电剂,低密度聚乙烯粉末作为载体树脂使用,(S2)原料混合:将称量所原料逐一放入混合搅拌机中,混合结束后排出备用,(S3)原料输送:通过螺旋输送机的输送铰刀对混合物进行输送;(S4)原料热熔;(S5)原料冷却拉直;(S6)造粒;(S7)成品筛分。本发明通过上述PP生产工艺的使用,具有抗菌和阻燃的优点,使得生产出的PP材料母粒具备抗菌和阻燃性能强的特性,使得由PP材料母粒生产出的材料也具备抗菌和阻燃性能强的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P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阻燃加强型PP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聚丙烯简称PP,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系白色蜡状材料,外观透明而轻,密度为0.89~0.91g/cm3,易燃,熔点189℃,在155℃左右软化,使用温度范围为-30~140℃,在80℃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能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分解,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为无色半透明的热塑性轻质通用塑料。
现有的PP生产工艺在生产PP材料的过程中,并没有添加一些具备抗菌和阻燃的辅助材料,使得生产出的PP材料母粒不具备抗菌的特性,同时阻燃性也较差,更一步使得由PP材料母粒生产出的材料也不具备抗菌和阻燃的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损坏,给使用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发明抗菌阻燃加强型PP生产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阻燃加强型PP生产工艺,具备抗菌和阻燃的优点,解决了没有添加一些具备抗菌和阻燃的辅助材料,使得生产出的PP材料母粒不具备抗菌的特性,同时阻燃性也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阻燃加强型PP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准备:选取高纯度PP粉末、低密度聚乙烯粉末、纳米银抗菌剂、高纯度磷酸锆粉末、高纯度碳纤维粉末和抗静电剂;
(S2)原料混合:将原料逐一称量,开启混合搅拌机,将称量所原料逐一放入混合搅拌机中,混合结束后排出备用;
(S3)原料输送:开启螺旋输送机,将上述所得混合物倒入螺旋输送机的料仓,通过螺旋输送机的输送铰刀对混合物进行输送,最终进入热熔机;
(S4)原料热熔:热熔前,热熔机提前1-1.5h开启预热,进入热熔机的混合物,在通过热熔机后以熔融状态排出;
(S5)原料冷却拉直:熔融状态下的混合物进入拉直机,从拉直机出来的PP材料棒的直径为5mm,且从拉直机内排出的PP材料棒淹没于水中;
(S6)造粒:冷却后的PP材料棒进入造粒机,造粒长度为1-2cm;
(S7)成品筛分:得到的PP母粒,进入筛分机,筛分后合格的PP母粒装袋,不合格的母粒收集后,再次倒入螺旋输送机内,如此反复。
优选的,所述高纯度PP粉末为300-400份、低密度聚乙烯粉末为50-80份、纳米银抗菌剂为15-20份、高纯度磷酸锆粉末为15-20份、高纯度碳纤维粉末为10-12份和抗静电剂为6-8份。
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混合搅拌机的转为为120-180r/min,混合物料的料位高度为混合搅拌机料仓的3/4,混合时间为10min,称量的精度为0.1g。
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螺旋输送机使用的电机为变频电机,其转使为60-90r/min,所述螺旋输送机内的料位高度始终不低于1/4。
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热熔机的热熔温度为240-300℃,热熔机的排出速度为2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祺申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祺申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9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