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oT设备的视频通信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56987.2 | 申请日: | 202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8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佰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3 | 分类号: | H04N21/433;H04N21/44;H04N5/265 |
代理公司: | 广州永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78 | 代理人: | 梁国锐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ot 设备 视频 通信 方法 存储 介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IoT设备的视频通信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其供IoT设备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将来自其它设备的至少两路待混流视频流进行混流生成画中画或并列画面的混流视频,IoT设备通过该方法生成的一个混流视频中包含有多个待混流视频流内容,相当于以一对一的视频通信形式进行一对多的视频通信,该视频通信形式能够被IoT设备支持,可用于IoT平台音视频通信的场景,改善了目前IoT平台音视频通信的功能不足问题,在低性能的IoT设备上实现一对多音视频通信,扩展了IoT平台音视频通信的场景,提升了IoT设备上音视频通话的体验与实用性,为IoT设备的音视频通话进行赋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IoT平台的视频通信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背景技术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设备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其通过射频识别、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信息传感器,按照约定的协议与互联网结合,让IoT设备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IoT设备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测和管理。基于IoT设备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原理,可利用多个相互通信的IoT设备实现视频,但由于IoT设备普遍存在CPU、内存等硬件性能不足的问题,目前的IoT设备通常只支持一对一的视频通信,难以支持一对多的视频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利用IoT设备实现一对多的视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IoT设备的视频通信方法,其供IoT设备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包括如下步骤:
A.获取来自各个其它设备的视频流;
B.获取用户从各个视频流当中选择的至少两路待混流视频流;
C.对所述至少两路待混流视频流分别进行解码生成至少两项YUV格式数据;
D.获取用户选择的混流方式;
E.根据各路待混流视频流的YUV格式数据和用户选择的混流方式,分析得出合并存放所述至少两路待混流视频流的视频图像所需缓存空间的大小,据此生成用于存放视频图像的缓存;
F.将所述至少两项待混流视频流按照YUV格式数据的内存分布特点按序拷贝存放到所述缓存中,按照用户选择的混流方式形成缓存数据;
G.对所述缓存数据进行编码,生成混流视频。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获取用户选择所述至少两路待混流视频流的选择顺序,所述步骤F中,将所述至少两项待混流视频流按照所述选择顺序拷贝存放到所述缓存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所述混流方式包括画中画模式或并列画面模式。
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若用户选择的混流方式为并列画面模式,则合并存放所述至少两路待混流视频流的视频图像所需缓存空间的大小为所述至少两路待混流视频流的视频图像大小之和。
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若用户选择的混流方式为画中画模式,则合并存放所述至少两路待混流视频流的视频图像所需缓存空间的大小为用户选择作为主画面的待混流视频流的视频图像所需缓存空间的大小。
优选地,用户选择作为主画面的待混流视频流,具体是所述步骤B中用户先选择的待混流视频流。
本发明还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视频通信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IoT设备的视频通信系统,包括IoT设备与至少两个其它设备,所述IoT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上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佰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佰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6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