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表面高导热抗粘结耐磨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5580.8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6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汪林;毛德长;李苏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16 | 分类号: | C23C14/16;C23C14/06;C23C14/02;C25D3/56;C23C18/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梁发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导热 粘结 耐磨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钢表面高导热抗粘结耐磨涂层,其特征是:包括CrCu-Cr(Cu)N-DLC多层涂层,所述CrCu-Cr(Cu)N-DLC多层涂层由依次层叠的CrCu合金层、Cr(Cu)N层和DLC层构成,所述CrCu合金层涂覆于基体钢的表面,所述Cr(Cu)N层的两侧分别为所述CrCu合金层和所述DLC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表面高导热抗粘结耐磨涂层,其特征是:所述CrCu-Cr(Cu)N-DLC多层涂层的总厚度为20~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表面高导热抗粘结耐磨涂层,其特征是:所述CrCu合金层的厚度为15~150μm,所述Cr(Cu)N层的厚度为3~40μm,所述DLC层的厚度为2~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表面高导热抗粘结耐磨涂层,其特征是:所述CrCu合金层中,Cu含量为20~80a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表面高导热抗粘结耐磨涂层,其特征是:所述Cr(Cu)N层中,Cu含量为5~20at.%。
6.一种钢表面高导热抗粘结耐磨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钢表面高导热抗粘结耐磨涂层,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基体钢进行抛光和清洁处理;
S2.利用电镀法、化学镀法或PVD技术在基体钢的表面沉积CrCu合金层;
S3.将S2得到的CrCu合金层样品置于PVD炉内,调控CrCu合金靶工艺参数,获得CrCu-Cr(Cu)N层;
S4.将S3得到的CrCu-Cr(Cu)N层样品放入PVD炉内,调控工艺参数,使Cr(Cu)N层表面沉积DLC层,得到CrCu-Cr(Cu)N-DLC多层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表面高导热抗粘结耐磨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中,当CrCu合金层大于30μm时,采用电镀法或化学镀法沉积所述CrCu合金层;当CrCu合金层厚度为15~30μm时,采用PVD技术沉积所述CrCu合金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表面高导热抗粘结耐磨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中,所述调控工艺参数包括调控石墨靶工艺,或通入含碳源并调制工艺参数。
9.一种钢模具,其特征是:所述钢模具的表面设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导热抗粘结耐磨涂层。
10.一种钢模具的应用,其特征是:利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模具热弯成型玻璃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55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形桥梁定位放线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5-氨基四氮唑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