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隧道通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4252.6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5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余世为;彭志川;刘永国;王峥峥;刘赓;赵艳龙;张壮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8;E21F1/04;F04D25/08;F03G7/00;E01F9/5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梦蝶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隧道 通风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隧道通风系统,包括驱动模块、沿隧道长度设置在隧道顶部的第一管道以及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在隧道侧壁的第二管道,第一管道通过多个第三管道连接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端部延伸出隧道的端部,多个第三管道沿第一管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第三管道的内部设置有风扇组件,驱动模块连接风扇组件用于驱动风扇组件工作;其中,驱动模块工作使隧道顶部的空气进入第一管道,随后通过第三管道进入第二管道,进入第二管道的空气从第二管道的端部排出隧道。本发明通过利用隧道内行驶车辆的产生的机械能驱动风扇的转动进行设置在隧道顶部的管道的吸收空气,向隧道外排出的方式来进行换气,几乎不存在能源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隧道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通风,其主要的目的也就是将隧道内的气体吸收排出,或者向隧道内排入空气,从而促使隧道内的空气流动,进而进行通风换气,而迫使空气流动的主要主体为风扇,或者利用隧道内的空气温度和外界温度的温差来迫使气孔发生主动流动。那么在实现这两种空气流动方式主要为利用电能驱动风扇或者利用电能以及太阳能在隧道端部和内部构建存在温度差的环境,迫使隧道中的空气发生流动。
那么在隧道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在隧道端部和内部构建温度差的方式迫使空气进行流动的方式来实现通风换气的效果显然难度较大,而利用新能源技术为风扇提供电能的方式虽然其表面上是一种节能方式,但其还需要进行能源存储以及电子控制;同时如果冬季温度较低,需要主动提供能源进行温差的供应以及持续的阴雨天气太阳能无法实现持续供能的情况下,上述的两种方式均存在隧道通风换气功能上的限制。
综上所述,现有的隧道通风系统还是存在能源的消耗,并且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隧道通风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较长的隧道导致的现有节能通风设备存在较大的设备能源消耗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隧道通风系统,包括驱动模块、沿所述隧道长度设置在隧道顶部的第一管道以及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在隧道侧壁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通过多个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部延伸出隧道的端部,多个所述第三管道沿所述第一管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三管道的内部设置有风扇组件,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风扇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组件工作;
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工作使隧道顶部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一管道,随后通过所述第三管道进入所述第二管道,进入所述第二管道的空气从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部排出隧道;
所述驱动模块设置在隧道内路的表面上,通过与行驶中的汽车轮胎接触产生机械能驱动所述风扇组件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管道内的涵道风扇主体,所述涵道风扇主体的传动转轴沿所述第三管道的轴向设置,所述传动转轴远离所述涵道风扇主体且穿过所述第三管道的侧壁的端部连接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通过驱动所述传动转轴转动带动所述涵道风扇主体转动产生沿所述第三管道的轴向的空气流动,使所述第一管道中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二管道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传动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传动组件上的多个驱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端部连接所述传动转轴;
多个所述驱动组件等间距设置在隧道的地面上,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在受力时产生机械能,所述主传动组件用于对所述驱动组件产生的机械能进行传递,驱动所述传动转轴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主体,所述传动轴主体上沿所述传动轴主体的轴向等间距分布有多个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主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转轴;
多个所述驱动组件与多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一一对应且啮合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4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坐盆、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预制箱梁液压模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