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置带状线滤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5132.X | 申请日: | 202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5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鑫;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威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彭静思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置 带状线 滤波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置带状线滤波器,所述滤波器成中心对称结构,该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置于所述介质基板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和置于所述介质基板另一侧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信号激励端口、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第四谐振器、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依次设置,所述第一信号激励端口置于所述介质基板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谐振器连接,所述第二谐振器的一侧依次连接第四谐振器、第五谐振器,所述第六谐振器的一端与第三谐振器的一侧连接且另一端与介质基板上的第一接地面连接;其可实现滤波器的高品质因子q和高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置带状线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作为一种无源微波器件,具有频率选择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通信、频率合成等各种电子设备中。同时,各种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低重量、高选择性带宽的发展趋势,给滤波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采用微带线在PCB上直接加工出的悬置带状线滤波器,可以实现器件小型化、低重量等要求。一般的现有的悬置带状线滤波器采用单面结构,各个谐振枝节在一面实现,耦合介质为主要是空气介质,另一面一般大面积接地。采用现有的悬置带状线滤波器结构,其存在不易实现高品质因子q和高指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悬置带状线滤波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置带状线滤波器,所述滤波器成中心对称结构,该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置于所述介质基板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和置于所述介质基板另一侧的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信号激励端口、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第四谐振器、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依次设置,所述第一信号激励端口置于所述介质基板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谐振器连接,所述第二谐振器的一侧依次连接第四谐振器、第五谐振器,所述第六谐振器的一端与第三谐振器的一侧连接且另一端与介质基板上的第一接地面连接;
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信号激励端口、第七谐振器、第八谐振器、第九谐振器、第十谐振器、第十一谐振器和第十二谐振器,所述第八谐振器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部分重叠;所述第二谐振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八谐振器、第九谐振器部分重叠,所述第八谐振器的一侧依次连接第十谐振器、第十一谐振器,所述第十二谐振器的一端与第七谐振器的一侧连接且另一端与介质基板上的第二接地面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激励端口置于所述介质基板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九谐振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第五谐振器、第七谐振器、第八谐振器、第九谐振器、第十一谐振器均为电容加载的四分之一波长金属谐振器;
所述第四谐振器、第六谐振器、第十谐振器、第十二谐振器均为电感加载的四分之一波长金属谐振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介质基板为介电常数为3.48的Rogers RO4350高频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介质基板的厚度为0.24mm至0.26mm。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方案在介质基板双面均设置悬置带状线滤波器是谐振枝节,且采用上述谐振器结构设计,可实现滤波器的高品质因子q和高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悬置带状线滤波器第一金属层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悬置带状线滤波器第二金属层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等效椭圆函数高通滤波器LC模型图;
图4为悬置带状线滤波器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威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威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5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