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焊接搭接焊缝熔深控制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3840.X | 申请日: | 202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熊俊;蔡玉华;陈辉;李超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348 | 分类号: | B23K26/348;B23K26/70;G06V10/25;G06V10/82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蒋秀清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焊接 焊缝 控制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焊接搭接焊缝熔深控制方法及设备,属于焊接技术领域,解决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搭接焊缝熔深在线控制的问题。本发明一种复合焊接搭接焊缝熔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调整激光‑电弧复合焊枪姿态;S2、在送丝速度为Vsubgt;0/subgt;,焊接速度为Vsubgt;1/subgt;的条件下开始焊接;S3、在S2的焊接参数条件下开始焊接,获得数据集;S4、搭建深度学习模型;S5、在S2的焊接参数条件下开始焊接,实现对搭接结构焊缝熔深的在线控制。本发明将视觉传感结合深度学习模型的方法引入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搭接焊缝过程中,实现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搭接焊缝熔深的实时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焊接搭接焊缝熔深控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激光与电弧的协同效应,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充分利用两种热源的优势,能够显著提高电弧稳定性以及激光能量的吸收效率,降低工装装配精度要求,在有色金属及中厚板件的焊接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搭接焊缝是机械制造领域的一种典型焊缝形式,其特点是被连接件在接头处部分重叠,背部结构不要求完全熔透。由于搭接结构的焊缝熔深难以直接观测,无法获得实时的熔深数值,使焊缝熔深的在线控制难以实现。特别是焊接路径上板厚连续变化时,搭接结构对焊缝熔深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必须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以突破搭接结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焊缝熔深稳定性控制难题。
目前,解决焊缝熔深控制难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在已知焊缝熔深需求情况下,根据焊缝熔深与热输入参量关系,人为对热源功率或焊接速度进行控制,但是这种方法很难大规模应用在焊接生产线上,且可靠性较低;(2)构建热源参数与焊缝熔深之间的回归模型,根据不同的焊缝深度需求变化规律,借助回归模型计算最佳的热源加工参数。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710798902.8的“变厚截面板激光焊接的熔深预测与控制方法及系统”提出建立激光功率与板厚的完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将不同位置处的板厚度值输入建立的回归模型中计算最佳激光功率。但是这种方法考虑的因素较少,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只能应用于特定的焊接条件。因此,需要寻求其他方法来实现焊缝熔深的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焊接搭接焊缝熔深控制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搭接焊缝熔深在线控制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焊接搭接焊缝熔深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调整激光-电弧复合焊枪姿态,使电弧焊枪与基板夹角为θ1,焊丝干伸长为d1,焊丝端部与基板上激光束焦点的距离为d2,激光束与电弧焊枪的夹角为θ2,CCD相机的倾斜角度为θ3,CCD相机镜头与熔池距离为d3;
S2、在送丝速度为V0,焊接速度为V1的条件下开始焊接,令激光功率P从0开始逐渐增加,直至搭接焊缝完全熔透,记录此时最大激光功率Pmax,沿着焊接方向将焊缝切开,观察上搭接板开始熔透位置,并记录此处的激光功率值Pmin。在[Pmin,Pmax]区间内任意选取激光功率P0为基础工作点;
S3、在S2的焊接参数条件下开始焊接,设定激光功率P0由Pmin逐渐增加到Pmax,并打开CCD相机实时采集熔池正面图像,CCD相机采集帧率为f,将焊缝沿着焊接方向切开,从焊接起点位置处每隔2mm的距离测量焊缝熔深值d,并使用线性插值法计算每帧熔池正面图像对应的焊缝位置处的d值,使用d值对熔池正面图像进行标签,获得数据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38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