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管咬合桩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2030.2 | 申请日: | 202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8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程涛;荆翰林;崔健;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5/52;E02D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黄敏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咬合 | ||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套管咬合桩,包括施工桩柱,所述施工桩柱的侧面上开设有咬合施工槽,所述施工桩柱通过咬合施工槽安装有咬合转接桩柱,所述咬合转接桩柱的外侧套接有套管组件;通过套管组件中的施工套管的端部开设有转接槽能够使施工护口的安装转接和转接套管转接定位便捷性高,并且转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卡块能够使转接套管与施工套管之间的转接在进行施工旋转切割时具有较稳定的施工转接效果,使转接套管和施工套管在施工进行转接操作时的使用安全性高,通过定位腔能够使限位压板和限位压块与限位机构进行转接时具有较好的调控空间,从而使限位压块更好的与限位机构之间进行转接,使施工护口的安装定位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套管咬合桩。
背景技术
套管咬合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护结构施工工法,是指平面布置的排桩间相邻桩相互咬合(桩圆周相嵌)而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桩墙”,国内首次应用于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此后经过几年的大量实践,该工法在国内已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支护结构施工工法,特别适用于淤泥、流砂、地下水富集的软土地区。它与普通钻孔支护排桩相比,大幅度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抗剪强度和安全性,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止水功能;与地下连续墙相比,具有配筋率较低和施工灵活等优点。另外,套管咬合桩无需泥浆护壁,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也满足现代建设中对文明施工及缩短工期的要求。
套管咬合桩的钻孔采用套管跟进、抓斗取土的干作业法,该方法无须泥浆护壁,直接采用抓斗向下俯冲抓土。在取土过程中,抓斗由履带吊通过钢丝绳控制,且取土时抓斗取土口张开,其口径比套管稍小,这时要控制履带吊将抓斗放入套管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套管在对施工护口进行安装时,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使施工护口在与套管转接后取土过程中存在使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套管咬合桩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对套管进行取土时抓斗放入套管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套管在对施工护口进行安装时,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使施工护口在与套管转接后取土过程中存在使用安全隐患,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咬合桩,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套管咬合桩,包括施工桩柱,所述施工桩柱的侧面上开设有咬合施工槽,所述施工桩柱通过咬合施工槽安装有咬合转接桩柱,所述咬合转接桩柱的外侧套接有套管组件;
所述咬合转接桩柱由环形钢筋和竖直钢筋组合绑扎构成,所述竖直钢筋的下端设置有承托底盘,所述承托底盘的上侧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承托底盘的上侧设置有吊装架;
所述套管组件包括施工套管,所述施工套管的上端面开设有转接槽,所述转接槽的内部前后对应设置有定位卡块,所述施工套管的上端通过转接槽安装有施工护口,所述施工护口的侧面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另一端下侧面上安装有限位压板,所述限位压板的下侧一点设置有限位压块,所述施工套管的上端侧壁上开设有定位腔,所述定位腔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定位腔内部左右对应安装的承装座,所述承装座上转动安装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的侧边上开设有第一衔接槽,所述承装座的下侧面上开设有第二衔接槽,所述定位轴上并且位于承装座和定位盘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定位轴的中间处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外端上侧设置有定位卡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施工桩柱位于咬合转接桩柱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构成施工桩柱、咬合转接桩柱、施工桩柱的排列组合。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承托底盘位于咬合转接桩柱两侧所述施工桩柱之间设置,所述承托底盘与两侧所述施工桩柱开设的咬合施工槽相适配设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环形槽与竖直钢筋对应相适配设置,所述竖直钢筋位于环形钢筋的内侧采用等间距环形对称的方式排列,所述环形钢筋位于竖直钢筋的外侧竖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2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掺杂铁基非晶合金的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拉伸封口联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