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球谐函数和精细网格的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40823.0 | 申请日: | 202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9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波;韦永僧;李子申;汪亮;王亮亮;王晨旭;侯福荣;邱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7/15;G06F17/18;G01S19/07;G01S19/37;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金怡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函数 精细 网格 对流层 延迟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球谐函数和精细网格的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球谐函数构建区域ZTD(天顶对流层延迟)模型,再引入小区域精细格网模型来监测局部区域或小范围ZTD突变,最后以已有的密集北斗站ZTD值为基准,评估生成的区域ZTD模型的精度信息。本发明与全球模型相比,在局部区域的精度有明显的提高,且具有区域ZTD模型的精度标识信息,用户使用更加方便、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球谐函数和精细网格的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对流层延迟误差是空间无线电测量领域的重要误差源之一。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测量场景下,对流层延迟模型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到无线电测量的观测量精度。对流层延迟一般通过天顶延迟模型与映射函数的乘积进行建模,对流层延迟映射函数的作用是将天顶向延迟映射到视向延迟,基于此对无线电观测量进行介质修正。
现有的对流层天顶延迟处理方法,虽然已经能够很好地对GNSS导航定位过程中的对流层天顶延迟进行较好的改正,但是还存在以下缺点,基于气象数据计算的对流层天顶延迟量建模没有充分利用GNSS解算的天顶延迟数据;现有模型普遍采用球谐函数或按照纬度划分的大气参数表,在小区域适用性不够好,且没有精度标识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模型普遍采用球谐函数或按照纬度划分的大气参数表,在小区域适用性不够好,且没有精度标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球谐函数和精细网格的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其采用球谐函数构建区域ZTD(天顶对流层延迟)模型,再引入小区域精细格网模型来监测局部区域或小范围ZTD突变,最后以各北斗站解算的ZTD值为基准,评估生成的区域ZTD模型的精度信息。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融合球谐函数和精细网格的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区域ZTD球谐函数模型;
S2:构建小区域ZTD精细格网模型;
S3:生成区域ZTD模型的精度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S1具体包括:
1)考虑精度需求和气象变化特点,建立ZTD垂直缩放模型的水平格网形式,其为非均匀的水平格网形式;
2)考虑区域地形分布特征,垂直方向上采用单层和多层组合形式的ZTD分层指数函数模型,建立多层尺度高的合理分层高度区间;
3)利用频谱分析和最小二乘方法构建ZTD分层指数函数的尺度高因子H的时域变化经验模型系数;
4)以并址站天定对流程延迟ZTD及气象数据为基准,引入球冠坐标系,进行空间线性投影变换,建立区域球谐函数模型阶次的经验准则,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建立区域ZTD球谐函数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S2具体包括:
1)以球谐函数建模后的各北斗站ZTD残差为输入,建立合理的经验准则,动态确定一个或多个小区域ZTD精细格网模型的范围与间隔,以兼顾不同区域的ZTD突变;
2)以各北斗站ZTD残差与球谐函数建模后的天顶对流层延迟比值为输入,同时设定合理的落入格网点周围圆形区域的半径,采用空间回归分析建立比值的小格网模型;
3)以并址站ZTD及气象参数为基准,生成对流层经验模型的ZTD残差,建立残差的线性回归模型;
4)以其它地面气象站的气象数据为基准,结合残差线性回归模型生成各气象站ZTD精化值;
5)以各气象站ZTD精化值生成各地面气象站ZTD残差,采用比值作为输入,同时设定合理的落入格网点周围圆形区域的半径,采用空间回归分析建立小区域ZTD精细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0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