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天线罩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39167.2 | 申请日: | 2016-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5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A·梅耶普嘉达斯;J·M·阿曼戈尔艾洛卡斯帕纳;J·J·佩拉尔塔莫拉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尼尼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H01Q1/32;H01Q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蔡文清;郭辉 |
地址: | 西班牙***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罩 | ||
车用天线罩(10)包括基材(18)和装饰层(20),所述基材(18)由无线电透射树脂形成,基材(18)具有近端面和远端面,所述装饰层(20)施加至近端面,装饰层(20)包含沉积在近端面表面上的准金属或准金属合金,其中所述准金属或准金属合金与至少一种氧化物混合。其改进了准金属装饰层在基材上的粘附性以及其耐腐蚀性。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呈现装饰性金属图像的同时保护雷达装置的天线罩,其特别针对设置在汽车前格栅后的雷达装置。
发明背景
通常,无线电收发装置(例如,毫米波雷达)已被用作车辆防撞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传感器。
在测定汽车前方有障碍物以及各汽车之间的距离的雷达系统等中,天线优选地位于车辆前方的中央以获得最大性能。虽然雷达天线可以安装在汽车的前格栅附近,但是由于天线不美观的外观以及避免天线受外部环境因素(如天气和空气污染物)影响,优选将天线隐藏起来。
为了保护天线并避免雷达装置的无线电干扰和信号丢失,已经提出了一种能够在对应于雷达天线所在的前格栅中发射无线电波的雷达窗口。这允许无线电波通过窗口进出。然而,由于格栅结构元件的图案中断,雷达窗口削弱了前格栅的外观。此外,通过雷达窗口可以看到难看的车辆内部部分,如雷达收发两用机。
在US 6,328,358中,提供了雷达窗口和前格栅体之间的统一。US6,328,358中所公开的雷达窗口通过对形成有凹凸性的多个树脂层进行层叠来形成。该部件通过在各树脂层之间沉积有凹凸性的金属层提供了视觉感,使得前格栅的翅片构件看起来延伸穿过雷达窗口而没有中断。
铟用作沉积在该雷达窗口中的金属。当将铟沉积在沉积构件上时,铟不是以均匀的膜的方式沉积在表面上,而是以纳米岛状的方式沉积在表面上。换句话说,当将铟沉积在沉积构件上时,沉积构件的表面包括沉积部分与非沉积部分的纳米组合,在沉积部分中铟以岛状方式沉积,在非沉积部分中未沉积任何物质。
在该情况下,无线电波可以通过非沉积部分进出,并且在观察时沉积构件的表面可以识别为具有金属光泽的构件,因为沉积部分具有以纳米岛状方式沉积的铟。
该选择性沉积方式使铟金属的施加过程复杂化。另外,当各沉积部分形成得非常接近时,无线电波并未令人满意地进出。金属的导电性需要使用低密度蒸发方法,例如热蒸发。这些方法不能保证整个构件或同一批生产的构件之间具有均匀的沉积厚度。其它沉积方法(例如溅射)将保证均匀的岛状沉积,但是溅射提供了产生高水平衰减的金属密度,使得该系统对于雷达天线前方的天线罩应用没有用处。
US 6,328,358公开了一种薄金属层,其包含沉积在金属部分区域上的铟,该金属部分区域可以在用于雷达装置的光束路径的塑料镀覆构件处从外部看到。然而,必须通过形成稳定的保护层使铟明亮膜层不会发生剥离、或被外力损坏、或被外部环境压力(例如,水或受到污染的空气)腐蚀来确保明亮设计和无线电透射耐久性的可靠性。
这是因为如下原因:铟是一种莫氏硬度等级的数值为1.2的非常柔软的金属材料;铟在上述环境压力下会发生腐蚀,因为它基本是金属材料;基于铟基本上是一种金属材料的事实,因此无线电透射损耗是以导电性损耗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必须通过确保膜厚度来保证耐久性的可靠性,使得可以获得铟的明亮效果设计而无需使铟膜层过多地增厚;并且,例如,因为铟的熔点是156℃(非常低),当在树脂模塑部件上连续进行内衬树脂的二次成形时,铟层会由于熔融树脂的热量而熔化,在树脂模塑部件中,薄膜预先形成在基体的表面上。
虽然铟膜因为显示出金属色而适合于标志等的膜,但其带来的问题在于它易于剥落并且缺乏耐久性和耐磨性。而且,铟膜可以腐蚀,因为其基本是金属。因此,当设置包含二氧化硅的陶瓷膜时,耐久性得到改善,并且可以保护膜或涂料。然而,包含二氧化硅的陶瓷膜是无色的,因此不能提供例如金属色的外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尼尼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桑尼尼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39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