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采集监控及数据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38471.5 | 申请日: | 202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5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通融合(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Q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权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722 | 代理人: | 龙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万寿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采集 监控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采集监控及数据分析系统,涉及设备监控技术领域,所述数据采集监控及数据分析系统包括综合控制分系统,所述综合控制分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监控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包括内部监测分系统以及远程监测分系统;所述内部监测分系统与原子钟组分系统数据连接,所述远程监测分系统与一级守时机构通过卫星信号双向连接;本发明通过对多通道的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提高了调控分析的全面性,同时能够将预警类型进行分类,为调控提供数据分析后不同的指导方向,能够解决现有的监控分析方法对于系统设备的多通道运行一致性分析方式单一、问题对应不够精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采集监控及数据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自动化系统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对系统内的多个通道连接的子设备进行一致性的信号传达,例如在军事系统的统一控制方面,在中央统一调控的作战过程中,前方观察雷达和导弹本身的计时如果出现差异,会使得导弹的追踪有数百米的误差导致无法捕获目标,同时对于网络中心战来说,准确的通用标准时间,是协调各个远距数百公里平台作战的唯一手段,也是网络中心战的基石。
现有的技术中,在对系统设备的统一性运作监测过程中,通常都是基于对多通道进行逐一地比对后进行统一的守时频率校准,但是现有的监控分析方法的功能性较为单一,首先缺少对于整个系统的时差缺陷的判断,因此在进行单一通道的校准过程中,需要校准的通道以及时间点较多,导致数据处理量较大,同时缺乏对于整体时差的缺陷分析,还会导致调控的方法存在治标不治本,对不需要进行调控的情况也会纳入到调控范围之内的问题;其次,对于时差缺陷的判断缺乏类型划分,不能对调控提供对应的指导方向,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设备运行进行监控并进行分析的方法或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通过对多通道的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提高了调控分析的全面性,同时能够将预警类型进行分类,为调控提供数据分析后不同的指导方向,能够解决现有的监控分析方法对于系统设备的多通道运行一致性分析方式单一、问题对应不够精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采集监控及数据分析系统,包括综合控制分系统,所述综合控制分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监控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包括内部监测分系统以及远程监测分系统;所述内部监测分系统与原子钟组分系统数据连接,所述远程监测分系统与一级守时机构通过卫星信号双向连接;
所述内部监测分系统包括多通道时间间隔计数采集单元以及多通道比相采集单元,所述多通道时间间隔计数采集单元用于对多组通道的时间间隔数据进行获取,所述多通道比相采集单元用于对多组通道的相位数据进行获取;
所述远程监测分系统用于获取一级守时机构的时间,当一级守时机构的时间与待监测设备的时间差值大于第一时差阈值时,输出时差预警信号;
所述服务器包括比对分析单元以及性能分析单元,所述比对分析单元用于对获取到的时间间隔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到间隔比对预警结果,基于间隔比对预警结果输出间隔比对预警信号;所述性能分析单元配置有性能分析策略,所述性能分析策略包括:对相位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到相位比对差值结果,基于相位比对差值结果进行分析,将相位比对差值中的稳定差值数据剔除,将相位比对差值中的波动差值数据保留,对波动差值进行核算得到性能分析结果,基于性能分析结果输出调控比对预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多通道时间间隔计数采集单元包括若干时间间隔计数器,若干时间间隔计数器分别对应采集多组通道的时间间隔数据;所述多通道时间间隔计数采集单元配置有时间间隔采集策略,所述时间间隔采集策略包括:设定第一间隔采集时长,每间隔第一间隔采集时长获取一次时间间隔;对若干时间间隔计数器间隔第一间隔采集时长获取到的时间间隔分别标记为1p1至1pn;
设定第二间隔采集时长,第二间隔采集时长等于第一间隔采集时长乘以m,每间隔第二间隔采集时长获取一次时间间隔;对若干时间间隔计数器间隔第二间隔采集时长获取到的时间间隔分别标记为2p1至2pn;
将获取到的1p1至1pn以及2p1至2pn输出至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通融合(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仁通融合(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38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