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EM的山顶点选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31456.8 | 申请日: | 2023-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58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班兴华;任金鑫;闫东飞;朱尧伟;王跃龙;张玉冰;班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班俊生 |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19/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em 山顶 选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EM的山顶点选取方法,包括:1.采用邻域分析方法从DEM中提取出潜在山顶点,给潜在山顶点添加高程值,并按照高程值从大到小排序;2.由DEM生成等高线;3.根据生成的等高线,采用迭代法由每一条闭合等高线生成一个等高面,并将其追加到等高面中;4.根据潜在山顶点和等高面的空间关系,采用迭代法根据设定的高差阈值对潜在山顶点进行选取,得到符合要求的选出山顶点。本发明选取的山顶点能够满足高差阈值的要求,没有伪山顶点和漏选的山顶点,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EM的山顶点选取方法。
背景技术
山顶点是局部区域内海拔高程的极大点,是最重要的地形特征点。在地貌学中,山被定义为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相对起伏大于200米、坡度较陡的高地。在一些山体调查中,要求以不同的相对高差作为县级、乡级和村级山体的划分依据。如何从DEM中自动、快速地依据山体的相对高差选取出符合要求的山顶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山顶点提取方法有多种,其中邻域分析法效率较高,其提取山顶点的数量与邻域设置半径的大小有关,邻域设置半径过小会产生过多的伪山顶点,邻域设置半径过大会漏提山顶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陈盼盼等在文献“陈盼盼,张友顺,王春,等. 基于DEM的山顶点快速提取技术[J]. 现代测绘,2006,29(2):11-13”中以高差阈值为等高距,通过邻域分析和叠置分析功能从DEM中快速提取山顶点。罗明良等在文献“罗明良,汤国安. 地貌认知及空间剖分的山顶点提取[J]. 测绘科学,2010,35(5):126-127,253”中提出了基于空间剖分的山顶点快速提取方法。顾留碗等在文献“顾留碗,王春,刘民士,等.基于DEM的山顶点高精度提取模型研究[J]. 测绘工程,2013,22(5):51-53”中以相对高差作为依据,构建了基于基准面逐次下降的新型山顶点提取模型。刘宏建等在文献“刘宏建,刘建忠,蔡中祥,等.一种基于流域剖分的山顶点提取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4(2):119-122”中建立了流域剖分模型,并讨论了高差阈值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孔月萍等在文献“孔月萍,戚艳军,江婧,等.山体控制区拓扑分析的山顶点提取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8,35(1):77-81”中建立了闭合等高线树山顶点控制区分析模型,形成以山体控制区高差阈值为约束条件的山顶点提取方法。发明专利CN106033611A公开了“一种DEM数据中的山顶点提取方法”,方法由等高线树求取山顶点的初选区域,并根据高差阈值剔除伪山顶点。
综上所述,山顶点的提取方法很多,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缺陷,有的算法十分复杂,有的存在漏提山顶点和多提伪山顶点的现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DEM的山顶点选取方法,通过遍历法选取的山顶点能够满足高差阈值的要求,不会漏提山顶点和多提伪山顶点,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现。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DEM的山顶点选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邻域分析方法从DEM中提取出潜在山顶点,给潜在山顶点添加高程值,并按照高程值从大到小排序;
步骤二,由DEM生成等高线;
步骤三,根据生成的等高线,采用迭代法由每一条闭合等高线生成一个等高面,并将其追加到等高面中;
步骤四,根据潜在山顶点和等高面的空间关系,采用迭代法根据设定的高差阈值对潜在山顶点进行选取,得到符合要求的选出山顶点。
所述步骤四中,采用迭代法对潜在山顶点进行选取的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步,以潜在山顶点作为目标要素,进行迭代要素选择;
第二步,以迭代出的潜在山顶点作为目标要素,等高面作为连接要素,进行空间连接,得到潜在山顶点连接的等高面数;
第三步,将潜在山顶点连接的等高面数与高差阈值对应的等高面数进行比较,筛选出符合高差阈值要求的潜在山顶点;
第四步,将筛选出的潜在山顶点追加到选出山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班俊生,未经班俊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314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玻璃刻蚀用添加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轻量化型船舶货舱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