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7772.8 | 申请日: | 202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8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国;杨欢;柳梅梅;葛红星;陈义华;王超华;史俊杰;李政益;谢勇;许梦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54;A01K61/59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混合 装置 系统 | ||
1.一种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包括养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有支撑空间,所述支撑空间的左侧壁向右延伸设有上隔板(3),所述支撑空间的右侧壁向左延伸设有下隔板(11),所述上隔板(3)与右侧壁保持5-10cm的距离,所述上隔板(3)的端部设有开孔隔板(10),所述下隔板(11)上设有底泥,所述底泥中设有爆气管,所述上隔板(3)上部设有养殖纱笼,所述养殖纱笼包括框架(2),所述框架(2)的上边框架设在外壳(1)上,所述框架(2)的四个侧面与底部的外围和内部均用纱绢包裹,所述内层纱绢和外层纱绢之间铺设砾石,所述内层纱绢上面铺设细沙,所述下隔板(11)对应的外壳(1)外部设有聚水口,所述聚水口端部设有出水口(9),所述支撑空间内自聚水口处依次用硅藻土层(8)、蓬松绵层(7)、硅胶层(5)与活性炭(4)作为填充物进行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板(11)的底部设有4个支撑柱(6)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柱(6)作为硅藻土层(8)、蓬松绵层(7)、硅胶层(5)、活性炭(4)的分隔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层(8)、蓬松绵层(7)、硅胶层(5)、活性炭(4)质量比为3:2:1.5-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与上隔板(3)相距10cm位置开始向上开设有多个孔,所述孔的直径为1-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口为梯形设置,所述梯形的下底为外壳(1),所述梯形的上底为出水口(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绢的孔径为80-100目,所述细沙的铺设厚度为5-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9)设有螺纹,便于与外水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的箱体为PVCC材质,所述框架(2)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框架(2)使用防腐蚀漆层并外镀塑胶层。
9.一种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水池和水泵,所述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的出水口(9)通过管道与水池相连,所述水泵通过管道分别与水池和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为多个,所述多个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平行并列设置或阶梯状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77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信号灯点灯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豆制品加工用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