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PLC的机组高压侧开关同期并网小扰动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25614.9 | 申请日: | 2023-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8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军;杨定祥;王明溪;杨渊;平金伟;郭彬;赵云峰;杨柳;胡华荣;翟亮晶;常志增;李卓;刘晏百;管磊;龙纹强;陈映喜;张李小璟;梅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6;H02J3/00;F03B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刘立国 |
| 地址: | 6502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lc 机组 高压 开关 同期 并网 扰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PLC的机组高压侧开关同期并网小扰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轮发电机组高压侧开关同期装置配置调频调压控制,针对开关站3/2、4/3接线方式同一开关存在合环操作、机组并列操作两种同期合闸方式的工况,在同期装置同一个开关对象配置两个同期点,合环同期点与并列同期点,合环同期点满足电网调度快速合环要求,不配置调频调压功能。并列同期点配置调频调压功能,将调频调压信号接入就近PLC控制器及通讯网络实现调频调频信号传输至机组PLC控制器开出增减速、增减磁脉冲信号至调速器、励磁调节器,真正实现高压侧开关的同期并列的功能;
步骤二、水轮发电机组高压侧开关同期装置调频调压电气回路设计,将开关站同期装置选线器调频调压开出DO节点信号接入对应开关串的开关站LCU(PLC)开入模件DI通道,通过PLC通讯网络将开关站PLC接收到的调频调压信号传输至机组LCU,在机组LCU组态程序中配置开关站LCU调频/调压信号至机组LCU站间通讯点,调频调频信号通过既有的LCU增减有功、增减磁通道开出至调速器及励磁调节器;
步骤三、人机接口界面设计,在监控系统SCADA上位机操控画面增加开关站边断路器同期合闸机组并网遥控指令入口,并对合闸模式进行安全性校验,在监控控制画面同一个开关具备两个不同的操作指令入口:同期并列、合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PLC的机组高压侧开关同期并网小扰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采用差频模式,具备调频调压能力,因此允许的压差、同期闭锁角定值更小小,调频调压功能的配置,提高了水轮发电机组高压侧开关同期合闸成功率与快速性,减小对系统与机组的扰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PLC的水轮机组高压侧开关同期并网小扰动控制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建立两个控制器间调频/调压信号的映射关系,将开关站PLC通讯来的调频/调压脉冲信号借助于机组LCU增减有功/增减磁开出继电器开出至调速器/励磁调节器,并在机组LCU组态程序中做好信号安全性校核与闭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PLC的机组高压侧开关同期并网小扰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在发电机出口开关GCB合闸位置、机组处于空载态且机组LCU与开关站LCU通讯正常情况下,并对开出脉冲长度限幅,在通过开关站侧开关同期并列条件下才开放此调频调频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PLC的机组高压侧开关同期并网小扰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启动同期装置不同的同期通道从而调用不同的同期控制参数与定值,在不同工况下的以最优合闸控制模式以最小扰动方式合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多PLC的机组高压侧开关同期并网小扰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开关站LCU(PLC)通过站间通讯与机组LCU(PLC)数据建立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多PLC的机组高压侧开关同期并网小扰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同期装置并列同期点通过调频调压脉冲与DI和开关站LCU(PLC)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多PLC的水轮机组高压侧开关同期并网小扰动控制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LCU(PLC)与DO通道通过增减有功开出继电器进行调速和励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56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