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承插式梯形槽渠道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21972.2 | 申请日: | 2023-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4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凌中盈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8;E02B3/16;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初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5 | 代理人: | 邓金涛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插式 梯形 渠道 | ||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插式梯形槽渠道,包括渠道本体,渠道本体上侧的中部设置有贯通渠道本体两端的流通槽,渠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承口,另一端设置有插口;相邻两个渠道本体相连时,其中一个渠道本体的插口插入另一个渠道本体的承口内,并且插口的外壁和承口的内壁顶触贴合;承口和插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柔性密封垫层;流通槽的截面呈梯形;渠道本体的底部设置为平面。通过设置承口和插口,配合渠道本体底部的平面,能够便于相邻两个渠道本体进行对接安装铺设。通过设置柔性密封垫层,能够很好的提升相邻两个渠道本体连接处的密封性,还起到了伸缩缝的作用,不需要再单独设置伸缩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插式梯形槽渠道。
背景技术
渠道(灌渠)和排水沟是水利水电及建筑、市政、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渠道(灌渠)多为水利工程永久输水设施,排水沟为水利水电工程及建筑、市政、公路、铁路等普遍涉及的永久和临时排水设施。
渠道(灌渠)和排水沟工程建设地形多样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不一,输水与排水量差异大,工程建设涉及渠道(灌渠)和排水沟设施的稳定性与地基处理及断面规格等内容。
在现时技术中,渠道(灌渠)和排水沟多为现场采用混凝土浇筑或利用块(片、卵)石、水泥砖、页岩砖等现场水泥砂浆砌筑,部分利用当今市面上已有的成品“U型槽”、“梯型槽”采用水泥砂浆现场刚性接口安装。
1)现场采用混凝土浇筑或块(片、卵)石、水泥砖、页岩砖等现场水泥砂浆砌筑渠道(灌渠)和排水沟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因工程所需的砂石等天然建筑材料量较大,因此工程建设对植被环境破坏较大。(2)工程建设需大量运输与混凝土和砂浆拌制等机械设备,因此工程能耗大、对空气环境污染大。(3)因混凝土养护及施工队伍人员数量限制,导致工程建设进度慢、投入使用周期长。(4)因施工队伍技术力量限制,导致工程建设质量难保证,输水期间渗漏损失大,运行管理期间维修频次高、耗资大。(5)受现场施工条件限制和结构与边坡稳定性要求,渠道(灌渠)和排水沟断面规格尺寸偏大、工程量大,导致工程建设投资相对较大。(6)工程建设后,无法异地循环再利用。
2)利用当今市面上已有的成品“U型槽”、“梯型槽”采用水泥砂浆现场接缝安装渠道(灌渠)和排水沟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因当今市面上已有的成品“U型槽”为弧形槽底,基础处理相对较难,难以压实。(2)因当今市面上已有的成品“U型槽”两侧边墙为为直墙式,抵御两侧边坡稳定性能力相对较差,极易损坏。(3)因市面上已有的成品“U型槽”、“梯型槽”现场安装的渠道(灌渠)和排水沟均为现场采用水泥砂浆刚性接口安装,相对橡胶柔性接口防渗效果差;且不利于渠道(灌渠)和排水沟的热胀冷缩变形要求,需另行设置伸缩缝;水泥砂浆刚性接口拆除中相对橡胶柔性接口对槽体破坏大,异地循环利用率低;水泥砂浆刚性接口相对橡胶柔性接口工程建设进度慢、投入使用周期长、砂浆设备导致能耗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插式梯形槽渠道,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多成品的渠道采用水泥砂浆刚性接口,在拆除时对渠道的槽体破坏较大,不利于异地循环利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承插式梯形槽渠道,包括渠道本体,渠道本体上侧的中部设置有贯通渠道本体两端的流通槽,渠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承口,另一端设置有插口;相邻两个渠道本体相连时,其中一个渠道本体的插口插入另一个渠道本体的承口内,并且插口的外壁和承口的内壁顶触贴合;承口和插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柔性密封垫层;流通槽的截面呈梯形;渠道本体的底部设置为平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渠道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池,流通槽的槽壁上依次设置有和收集池相连通的流入口和流出口,流通槽在流入口和流出口之间竖向设置有若干个栏杆,栏杆在靠近流入口的一侧设置有漂浮档条;收集池内设置有和流出口相匹配的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凌中盈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凌中盈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1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