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定容稀释连续检测氢燃料汽车氢气泄漏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09163.X | 申请日: | 202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7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王崇尧;李若楠;张孟珠;王怀宇;谭建伟;郝利君;葛蕴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36 | 分类号: | G01F1/36;G01N33/00;G01M3/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杨逍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稀释 连续 检测 燃料 汽车 氢气 泄漏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氢燃料汽车氢气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定容稀释连续检测氢燃料汽车氢气泄漏的系统,包括用于构建密闭空间的保温舱体,保温舱体连接有进气风机、阳光模拟系统、调节气囊、定容稀释通道、充气式密封圈和闸门;定容稀释通道连接有排气阀、氢气浓度分析仪、文丘里流量计和排气风机;本发明将密闭空间内的混合物吸入定容稀释通道,在其内检测当前已泄漏氢气体积,将该体积与密度相乘为已泄漏氢气质量;接着对检测到的已泄漏氢气质量进行积分,获得全部已泄漏氢气的质量。本发明基于定容稀释的方法连续检测氢燃料汽车氢气泄漏的质量,检测得到的准确度高,对于放置车辆的位置没有刻意要求,检测的重复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汽车氢气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定容稀释连续检测氢燃料汽车氢气泄漏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各行各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逐渐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氢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是以35MPa或70MPa的压力将氢气存储于储氢装置中。由于氢气分子小、密度小、扩散能力强,渗透和氢淬作用强,所以极易发生泄漏;而且氢气还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因此,在高压存储的共同作用下,氢气泄漏成了氢燃料汽车的重大安全隐患。为了避免这一隐患,在现行的氢燃料汽车安全技术标准中,提出了基于氢气浓度的密闭空间内氢气泄漏试验要求;但该基于浓度的检测具有两个核心不足:
1)发生泄漏后,垂直方向上存在氢浓度梯度,可能导致对泄漏浓度的低估,即检测的准确性差;
2)氢传感器的浓度读数受到密闭空间尺寸、车辆尺寸和传感器安装位置(检测时车辆的位置)的影响,使得该方法存在不确定性和重复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基于定容稀释连续检测氢燃料汽车氢气泄漏的系统及方法,在排气风机的带动下,密闭空间内部含有的已泄漏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经由定容稀释通道处,其流量由文丘里流量计内部的临界文丘里管控制在设计恒定值,通过连续检测稀释通道内的氢气浓度,然后通过积分计算出已泄漏的氢气体积,与修正到测试条件下的氢气密度相乘,得到氢气泄漏质量。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氢燃料汽车氢气泄漏量基于浓度的检测方法,检测准确性差、存在不确定性和重复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定容稀释连续检测氢燃料汽车氢气泄漏的系统,包括用于构建密闭空间的保温舱体,所述保温舱体连接有进气风机、阳光模拟系统和调节气囊;所述进气风机带有过滤装置,所述进气风机与所述保温舱体之间连接有控制气体进入所述密闭空间的进气阀;所述阳光模拟系统设于所述密闭空间的顶部,用于模拟车辆停放于室外时的光照情况;所述调节气囊用于调节其在所述密闭空间内的体积,以保持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气压保持稳定;所述保温舱体还连通有定容稀释通道,所述定容稀释通道的一端设于所述密闭空间的内侧,所述定容稀释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风机;所述排气风机用于排出所述密闭空间内已泄漏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所述定容稀释通道还连接有排气阀、氢气浓度分析仪和文丘里流量计,所述排气阀用于控制气体排出所述密闭空间;所述文丘里流量计设于所述排气阀和所述排气风机之间,所述文丘里流量计根据检测到的大气压力和温度,对通过其内侧的气体流量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实时气体流量以1Hz频率输出;所述氢气浓度分析仪设于所述排气阀和所述文丘里流量计之间,所述氢气浓度分析仪用于检测所述定容稀释通道内的氢气体积分数,所述保温舱体还转动连接有开启或关闭所述密闭空间的闸门。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舱体还连接有用于车辆进出所述闸门缝隙处密封的充气式密封圈;当车辆需要进出时,所述充气式密封圈内部不充气,以便于所述闸门的开启和关闭;当车辆进入所述密闭空间且完成内部吹扫后,所述充气式密封圈内部充气,以避免所述密闭空间内气体泄漏。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舱体包括温度控制和热交换器,所述保温舱体的内部带有以水为工质的换热管道,使得所述保温舱体的本体和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温度控制在测试温度的许可误差范围内;所述保温舱体的内部为经过表面抛光的铝板或不锈钢板,以降低氢气在所述密闭空间内表面上的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91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