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动方式可选的LED调光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06244.4 | 申请日: | 2023-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6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坚;冯毅飞;郑彦祺;吴朝晖;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B45/325 | 分类号: | H05B45/325;H05B45/345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冼俊鹏 |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方式 可选 led 调光 电路 | ||
1.一种驱动方式可选的LED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将对PWM信号占空比进行采样得到的电压值作为基准电压Vref,或将所述PWM信号作为基准电压Vref,以调节流过LED的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驱动方式可选的LED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电流源,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串联第一电容(C1)后接地,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外接PWM信号;
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接地,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外接第二控制信号(S2);
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串联第二电容(C2)后接地,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外接第一控制信号(S1);
第一放大器(AMP1)的正相输入端串联第一电阻R1后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第一放大器(AMP1)的输出端和自身的反相输入端短接;
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AMP1)的输出端,第五晶体管(M5)的源极连接第二放大器(AMP2)的正相输入端,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外接使能信号(EN);
第二放大器(AMP2)的正相输入端还选通所述PWM信号,第二放大器(AMP2)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第二电阻(R2)后接地,第二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连接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
所述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连接LED的阴极,第四晶体管(M4)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AMP2)的反相输入端;
所述LED的阳极连接恒压输出的降压电路;
所述PWM信号的下降沿和第一控制信号(S1)的上升沿同步;所述PWM信号的上升沿和第二控制信号(S2)的下降沿同步;
第一控制信号(S1)和第二控制信号(S2)均为短脉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驱动方式可选的LED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大器(AMP2)的正相输入端选通所述PWM信号具体为:当所述使能信号(EN)为高电平时,所述PWM信号与第二放大器(AMP2)的正相输入端断开;当所述使能信号(EN)为低电平时,所述PWM信号与第二放大器(AMP2)的正相输入端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62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