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监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202534.1 | 申请日: | 2023-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6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俊;姚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G01D18/00;G01K7/00;G01K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徐苹 |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监测 方法 | ||
1.一种环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1)在环境监测区域均匀的设置多个具有相同的参数的监测传感装置;
(2)随机将环境监测区域分为依次连续的四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包括相同数目的监测传感装置;
(3)在一定时期内采集环境监测区域内的环境数据,得到标准数据;
(4)按照预设的周期分别对四个子区域进行环境监测,采集预设的周期内四个子区域内的环境监测数据;
(5)将四个子区域内的环境监测数据分别对应与标准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对监测传感装置进行维护或者对子区域子区域进行重检和校准;
(6)基于多个子区域的域计数和子区域之间环境监测数据的平均值的差值判断子区域是否满足监测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子区域的环境进行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均匀的设置具体为基于环境监测区域相邻的两个监测传感装置的分布位置和相对方位,按照大致位于相邻的两个监测传感装置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1)别采集所述一定时期内四个子区域内的环境监测数据;
(3.2)分别计算获取四个子区域内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平均值,并分别计算平均值的1%的数值作为1个浮动因子;
(3.3)分别将四个子区域中每个监测传感装置在一定时期内采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应的上浮和下浮1个浮动因子,构成监测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周期小于一定时期,且预设的周期基于监测的周期进行选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1)将采集到的每个监测传感装置在预设的周期内的所有环境监测数据分别与其对应的监测区间进行比较,若数据落在监测区间内则不做操作,若数据没有落在监测区间内则计数;
(5.2)判断在预设的周期内每个监测传感装置分别对应的计数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大于阈值对该监测传感装置该进行维护;
(5.3)将在预设的周期内每个子区域内所有监测传感装置分别对应的计数进行求和,计算获得每个区域的域计数P;
(5.4)将每个区域的域计数P与第二阈值分别进行比较,判断在预设的周期内每个子区域对应的域计数P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如果大于第二阈值则对该子区域进行重检和校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6.1)分别获取预设周期内子区域的域计数P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的子区域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平均值;
(6.2)分别计算子区域之间环境监测数据的平均值的差值;
(6.3)基于多个子区域的域计数P和子区域之间环境监测数据的平均值的差值判断子区域是否满足监测要求;
(6.4)对不满足要求的子区域的环境进行调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3)具体为利用域计数P的大小结合子区域之间环境监测数据的平均值的差值的大小是否超过限值来确定子区域是否满足监测要求。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传感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区域为恒温环境监测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未经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25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