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式传导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01685.5 | 申请日: | 202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4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斐耳科技有限公司;峰范(苏州)音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南昌旭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50 | 代理人: | 彭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导 耳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式传导耳机,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包括挂耳、设于挂耳上的控制器,以及设于挂耳上的至少两个耳机,两个耳机中任意一个耳机用于发出第一频率,另一个耳机用于发出第二频率,当至少两个耳机与挂耳连接时,控制器与耳机电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不同的耳机发出不同的频率,其中,耳机上设有连接装置,耳机通过连接装置与挂耳连接,挂耳上设有多个与连接装置的接口部相对的连接部,以通过连接装置将耳机与挂耳之间进行无振动连接。通过该设置,在保障满足音频的同时,可以让用户在佩戴本发明的双式传导耳机时,避免诱发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式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包括骨传导耳机和气传导耳机,其中,骨传导耳机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气传导耳机是一种空气传导方式,既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周围空气来传递声波。
气传导耳机在运动时容易产生听诊效应,因气传导耳机置入外耳道口时,气传导耳机将外耳道口堵塞,当耳机音量过大时,无法同时接收环境音,比如在外步行时,听不到环境音,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因此,为避免佩戴气传导耳机出现安全问题,传统的气传导耳机存在低频充沛但中高音缺乏的问题;而骨传导耳机在运动时无听诊效应,且不封堵外耳道,可听见环境音,但骨传导耳机存在低频不足,高音充沛的问题。
因此,上述两种耳机均无法同时满足安全需求和音频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式传导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两种耳机无法同时满足音频,以及用户在佩戴产品时,诱发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式传导耳机,包括挂耳、设于所述挂耳上的控制器,以及设于所述挂耳上的至少两个耳机,所述两个耳机中任意一个所述耳机用于发出第一频率,另一个所述耳机用于发出第二频率,当至少两个所述耳机与所述挂耳连接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耳机电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不同的耳机发出不同的频率;
其中,所述耳机上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耳机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挂耳连接,所述挂耳上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装置的接口部相对的连接部,以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将所述耳机与所述挂耳之间进行无振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与所述耳机本体电连接的第一主导线;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组件,以及与所述接口部电连接的第二主导线;
所述第一主导线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主导线的至少部分均穿设所述壳体、并于所述壳体内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进行电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使所述第一主导线和所述第二主导线之间进行无振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导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线,所述第二主导线包括与所述第一子线相对的至少一个第二子线;
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金属板,每个所述第一子线和与所述第一子线相对的所述第二子线分别与每个所述金属板抵触连接,以通过所述金属板使所述第一子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线进行无振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多个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支撑所述金属板的支撑架,每个所述金属板分别设于一个所述支撑架上;
其中,多个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表面积一致,且多个所述支撑架组合成一个围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金属板的至少部分边缘的腔体,通过所述腔体使得所述金属板卡接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线包括与第一导电部和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并弯曲设置的第一弹性部,其中,当所述第一子线与所述金属板抵触连接时,所述第一弹性部的至少部分沿着所述金属板的表面弯曲并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斐耳科技有限公司;峰范(苏州)音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斐耳科技有限公司;峰范(苏州)音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1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