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97278.1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1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大喜;黄永;陈桢;蔡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汽车前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U70/93 | 分类号: | B64U70/93;B64U80/10;B64U80/86;B60P3/11;B60R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李珂珂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无人机 起降 系统 | ||
1.一种车载无人机(300)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起降装置(100),可伸缩地设置在车辆(200)的后备箱(210)内,用于承载无人机(300);
第一控制器(400),与所述起降装置(100)电性连接,用于在所述无人机(300)预备起降时,控制所述起降装置(100)从所述后备箱(210)内伸出至所述车辆(200)的外部;在所述无人机(300)完成起降后,控制所述起降装置(100)从所述车辆(200)的外部缩回至所述后备箱(2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300)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装置(100)包括:
第二控制器(110),与所述第一控制器(400)电性连接;
起降平台(120),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10)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400)用于基于所述无人机(300)的起降状态,向所述第二控制器(110)发送目标指令;所述第二控制器(110)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指令,控制所述起降平台(120)从所述后备箱(210)内伸出或从所述车辆(200)的外部缩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人机(300)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120)包括第一电机(121)、第一滑轨(122)和第一平台(123),所述第一电机(121)固定于后备箱底(220)且与所述第一滑轨(122)相连,所述第一滑轨(122)安装于所述第一平台(123),所述第一电机(121)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10)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11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121)转动,所述第一电机(121)驱使所述第一滑轨(122)滑动,所述第一滑轨(122)带动所述第一平台(123)从所述后备箱(210)内伸出至第一预设位置或从所述车辆(200)的外部缩回至第二预设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无人机(300)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120)还包括第二滑轨(124)和第三滑轨(125),所述第二滑轨(124)和所述第三滑轨(125)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平台(123)的底面,所述第二滑轨(124)和所述第三滑轨(12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轨(12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无人机(300)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123)用于承载所述无人机(300),当所述第一平台(123)伸出至最远距离时,后备箱盖(230)在所述第一平台(123)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无人机(300)在所述第一平台(123)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无人机(300)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降平台(120)还包括第二电机(126)、第四滑轨(127)和第二平台(128),所述第二电机(126)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123)且与所述第四滑轨(127)相连,所述第四滑轨(127)安装于所述第二平台(128),所述第二电机(126)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10)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110)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机(126)转动,所述第二电机(126)驱使所述第四滑轨(127)滑动,所述第四滑轨(127)带动所述第二平台(128)从所述后备箱(210)内伸出至第三预设位置或从所述车辆(200)的外部缩回至第四预设位置,其中第三预设位置与后备箱尾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与所述后备箱尾部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无人机(300)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120)还包括第五滑轨(129)和第六滑轨(1210),所述第五滑轨(129)和所述第六滑轨(1210)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128)的底面,所述第五滑轨(129)和所述第六滑轨(1210)分别位于所述第四滑轨(127)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人机(300)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集成在所述起降平台(120)内,用于为所述无人机(300)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汽车前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汽车前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72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拆卸式输出线的电机
- 下一篇:方便透析导管使用的臂式引导夹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