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烧复合生物炭的柴火炉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83097.3 | 申请日: | 202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1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霞;李阳;王巧丽;汪碧波;王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C10B57/06;C10B57/08;C10B1/04;C10B57/00;C10B53/02;F24B13/00;F24B13/04;F23K1/00;F23Q7/02;F24B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贾耀淇 |
地址: | 422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复合 生物 柴火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烧复合生物炭的柴火炉及应用,包括,炉体,炉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下炉台、加热台、上炉台,下炉台通过加热台与上炉台连接固定;容炭件,嵌设在加热台侧壁且与加热台可拆卸连接,容炭件顶端与上炉台连通,容炭件底端与下炉台连通,容炭件内放置有复合生物炭;加热件,固定在加热台内且用于对复合生物炭加热,加热台外设置有温控件,温控件的测温端分别设置在容炭件内壁和加热台内壁。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农林废弃物燃烧会排放大量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浓烟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等缺陷,该柴火炉装置结构以及复合生物炭设计合理、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经济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复合生物炭的柴火炉及应用。
背景技术
人们将农林废弃生物质用来烧水做饭取暖。焚烧会产生较高的硫、氮排放物,热值也较低,还有大量刺鼻的味道,严重污染乡村空气质量。
因此,提出一种污染物排放较低的节能环保柴火炉以及用于环保炉内燃烧的复合生物炭,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农林废弃物燃烧会排放大量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浓烟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等缺陷,实现对农林废弃生物质高效的高效利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烧复合生物炭的柴火炉及应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农林废弃物燃烧会排放大量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浓烟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等缺陷,该柴火炉装置结构以及复合生物炭设计合理、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经济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烧复合生物炭的柴火炉,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下炉台、加热台、上炉台,所述下炉台通过所述加热台与所述上炉台连接固定;
容炭件,嵌设在所述加热台侧壁且与所述加热台可拆卸连接,所述容炭件顶端与所述上炉台连通,所述容炭件底端与所述下炉台连通,所述容炭件内放置有复合生物炭;
加热件,固定在所述加热台内且用于对所述复合生物炭加热,所述加热台外设置有温控件,所述温控件的测温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炭件内壁和所述加热台内壁;
供风件,设置在所述下炉台内,所述供风件的出风端与所述容炭件连通,所述加热件和所述供风件均与所述温控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台侧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炭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的炭盒,所述炭盒顶端开口与所述上炉台底端连通,所述炭盒外壁与所述容纳槽内壁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加热台内的若干加热棒,若干所述加热棒分别位于所述炭盒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供风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炉台内的风机,所述炭盒侧壁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的出风端通过风管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件包括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所述第一热电偶与所述加热台内壁固接,所述第二热电偶与所述炭盒内壁固接,所述加热台外壁固接有控制板,所述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二热电偶、所述加热棒、所述风机均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热电偶反馈温度至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加热棒和所述风机启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电偶监测温度不小于400℃,所述控制板控制关闭所述加热棒,所述控制板控制开启所述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下炉台侧壁开设有排灰槽,所述排灰槽内设置有灰仓,所述灰仓与所述排灰槽适配且可拆卸连接,所述炭盒底端开设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内转动连接有底盖,所述炭盒通过所述排灰口和所述底盖与所述灰仓连通。
一种燃烧复合生物炭的柴火炉应用,用于燃烧所述复合生物炭并减少废气排放,所述复合生物炭的制备步骤包括:
S1、初级生物炭制备:选择生物质,向生物质内添加电石渣并混合,电石渣与生物质比例为0.05~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阳学院,未经邵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83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端动态渲染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通信芯片集成无源设备的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