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GCT的大功率水冷单元阀串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82476.0 | 申请日: | 2023-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7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白羽;赵彪;蔡放;屈鲁;余占清;曾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2M1/3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孔凡梅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gct 大功率 水冷 单元 结构 | ||
1.一种基于IGCT的大功率水冷单元阀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IGCT阀串(1)、直流支撑电容组件(2)、第一铜排组件(3)和框架组件(4);
其中,所述直流支撑电容组件(2)和所述IGCT阀串(1)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组件(4)两侧,所述直流支撑电容组件(2)通过所述第一铜排组件(3)与所述IGCT阀串(1)连接;所述IGCT阀串(1)包括半桥功率模块(106),所述半桥功率模块(106)包括层叠设置的二极管器件(1061)、IGCT器件(1062)和水冷散热器(1063),每个IGCT器件(1062)、每个二极管器件(1061)两侧均与水冷散热器(1063)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GCT的大功率水冷单元阀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GCT阀串(1)还包括设置在水冷散热器(1063)上的缓冲回路电阻(111)、钳位二极管(112)和均压电阻(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GCT的大功率水冷单元阀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桥功率模块(106)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水冷散热器、半桥上二极管器件D1、第二水冷散热器、半桥上IGCT器件S1、第三水冷散热器、半桥下IGCT器件S2、第四水冷散热器、半桥下二极管器件D2、第五水冷散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GCT的大功率水冷单元阀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桥功率模块(106)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水冷散热器、半桥上IGCT器件S1、第二水冷散热器、半桥下IGCT器件S2、第三水冷散热器、半桥下二极管器件D2、第四水冷散热器、半桥上二极管器件D1、第五水冷散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IGCT的大功率水冷单元阀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GCT阀串(1)还包括缓冲回路电容(110),所述缓冲回路电容(110)一端通过铜排固定在所述钳位二极管(112)上,另一端通过直流负极母排固定在水冷散热器(106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IGCT的大功率水冷单元阀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4)包括底框架(41)、支撑框架(42)、上盖板(43)、上盖连接板(44)、前面板、后面板和侧面板;
其中,所述IGCT阀串(1)和所述直流支撑电容组件(2)分别固定设置在底框架(41)两侧,所述支撑框架(42)底部与所述底框架(41)连接,所述IGCT阀串(1)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42)内部,所述上盖板(43)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42)顶部,所述上盖板(43)一侧通过所述上盖连接板(44)与所述直流支撑电容组件(2)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框架(42)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前面板、所述后面板,所述支撑框架(42)的左侧面还设置有所述侧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IGCT的大功率水冷单元阀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单元阀串结构还包括旁路接触器(5)、取能电源(6)和水冷阳极电抗(7);
其中,所述旁路接触器(5)靠近所述IGCT阀串(1)设置在所述底框架(41)上;所述取能电源(6)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42)上,位于所述旁路接触器(5)上方;所述水冷阳极电抗(7)设置在所述IGCT阀串(1)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IGCT的大功率水冷单元阀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GCT阀串(1)还包括第一压板(101)、第二压板(102)、压紧组件(103)、第一绝缘垫板(104)、第二绝缘垫板(105)和拉杆组件(107);
其中,所述第一压板(101)通过所述拉杆组件(107)与所述第二压板(102)可拆卸连接,所述压紧组件(103)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板(101)上,所述压紧组件(103)将所述第一绝缘垫板(104)、所述半桥功率模块(106)、所述第二绝缘垫板(105)依次压装在所述第一压板(101)和所述第二压板(10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824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