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盘序号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80456.X | 申请日: | 2023-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亓军鹏;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903 | 分类号: | G06F16/903;G06F16/9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晓燕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序号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序号识别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查询信息,其中,查询信息至少包括目标中央处理器的目标地址信息;基于目标地址信息和连接关系表,确定目标中央处理器对应的目标硬盘的目标序号,其中,连接关系表是通过连接器预先对多个中央处理器的地址信息和多个硬盘的序号进行映射所得到的映射关系表,多个中央处理器部署于主板上,多个硬盘部署于背板上,主板和背板通过连接器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识别硬盘序号的灵活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硬盘序号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硬盘通常会插到专门设计的硬盘背板上,硬盘背板与主板通过线缆连接,机箱的硬盘处会按照顺序刻上硬盘序号,服务器运维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管理系统监控硬盘状态,如果某个硬盘出现故障,则可以通过硬盘序号快速定位故障硬盘,实施维修或替换,但是目前通常是按照固定的顺序来部署硬盘的,硬盘的位置无法改变,对应识别硬盘序号的过程单一,灵活性较差。
针对s问题,目前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序号识别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识别硬盘序号的灵活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序号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查询信息,其中,查询信息至少包括目标中央处理器的目标地址信息;基于目标地址信息和连接关系表,确定目标中央处理器对应的目标硬盘的目标序号,其中,连接关系表是通过连接器预先对多个中央处理器的地址信息和多个硬盘的序号进行映射所得到的映射关系表,多个中央处理器部署于主板上,多个硬盘部署于背板上,主板和背板通过连接器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主板和背板的部署信息;通过连接器,基于部署信息对多个中央处理器配置地址信息,并对多个硬盘配置序号;基于部署信息、地址信息和序号,生成连接关系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主连接器和背连接器,主连接器用于表征部署于主板上的连接器,背连接器用于表征部署于背板上的连接器,主连接器和背连接器通过线缆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地址信息包括:处理器地址和虚拟地址,通过连接器,基于部署信息对多个中央处理器配置地址信息,包括:获取部署信息中的多个中央处理器的第一配置信息和引脚信息;通过主连接器,基于第一配置信息对多个中央处理器配置处理器地址;通过主连接器,基于引脚信息对多个中央处理器配置虚拟地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连接器,基于部署信息对多个硬盘配置序号,包括:获取部署信息中硬盘的第二配置信息;通过背连接器基于第二配置信息,对多个硬盘配置序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部署信息、地址信息和序号,生成连接关系表,包括:通过连接器获取地址信息对应的硬盘接口协议,其中,硬盘接口协议与目标序号相对应;基于部署信息中的主板上多个元件的物理关系、地址信息和硬盘接口协议,生成连接关系表,其中,元件至少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物理关系至少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的连接关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连接器获取地址信息对应的硬盘接口协议,包括:通过连接器中的主连接器,获取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其中,第一信号包含地址信息对应的中央处理器的处理器地址,第二信号包含中央处理器的虚拟地址;通过连接器中的背连接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获取硬盘接口协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部署信息中的主板上多个元件的物理关系、地址信息和硬盘接口协议,生成连接关系表,包括:响应于获取到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硬盘接口协议,获取预设扩展芯片的多个信号传输通道的多个通道状态,其中,预设扩展芯片部署于背板上;在多个通道状态中存在传输状态的情况下,基于传输状态对应的信号传输通道,将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接口协议传输至预设管理单元,其中,预设管理单元部署于主板上;通过预设管理单元对物理关系、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硬盘接口协议进行映射处理,得到连接关系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80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