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土路基和柔性路基的堆载预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7538.9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5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丁宁;邓翔;刘琪;杨阳;李磊;陈飞;张朋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杜雪丽 |
地址: | 45004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路 柔性 路基 预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路基和柔性路基的堆载预压方法,包括:将路堤压实并确定预压材料;确定每种路基层材料的预压长度和堆载高度;将路堤分为第一预压区和第二预压区,先对第一预压区预压,然后进行第二批预压;预压结束后补充因路基沉降而增加的土方,碾压压实;将路基层材料按设计厚度和铺筑位置依次铺筑在预压完成的路堤上;重复预压施工,进行下一段路堤的堆载预压。本发明利用路基层材料(填土、砂砾垫层材料等)堆载预压,每完成一段预压即可进行铺筑,预压材料的两批次堆载预压长度满足用于铺筑该段路堤的铺筑需求,减少运载量,提高施工效率;用路基层材料代替传统的土方预压,减少土方用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工程投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土路基加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软土路基和柔性路基的堆载预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路工程中,由于道路路较长,跨越底层较为复杂多变,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土地基或柔性地基。软土地基的处理不仅要满足于提高路基承载力,降低路基不均匀沉降,保证道路的安全可靠性等,还对加快施工进度、缩短项目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换填法和加固法两种。堆载预压法是最常用的加固方法之一,堆载预压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上施加荷载,软土地基中的空隙水在荷载压力的作用下沿着路基旁的排水系统排出地基,土体逐渐固结并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地基的部分沉降,待地基满足工后沉降要求后再逐步卸去预压荷载。然而,现有的堆载方法大多采用土方进行预压,在预压过程中需要根据沉降量及时补充预压土方,在预压期结束后需要使用施工机械对预压土方进行清理与转运,整个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土方资源,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且运输量大,增大了项目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方堆载预压方案的使用场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软土路基和柔性路基的堆载预压方法,采用路基层材料作为预压材料,在预压时采用分批预压,所用材料能够在预压区域立即进行铺筑路面,加快施工进度,能够节省土方资源,降低项目投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软土路基和柔性路基的堆载预压方法,所述堆载预压方法采用路面层材料进行分段堆载预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1,将路堤压实至路堤的压实度满足技术要求;
S2,确定路堤的预压材料,预压材料为路基层材料,其包括路基压实土、砂砾垫层材料、粒料类底基层材料、粒料类下基层材料和粒料类上基层材料;
S3,确定每种路基层材料的预压长度和堆载高度;
S4,将每段路堤分为第一预压区和第二预压区,第一预压区包括多段沿路堤纵向间隔布设的第一预压段;将每种路基层材料分类堆载在第一预压段上进行第一批预压,每段第一预压段堆载一种路基层材料;
S5,第二预压区具有多段沿路堤纵向间隔布设的第二预压段,第一预压段和第二预压段交错布设;待第一预压区的软土路基达到沉降稳定标准后,将每种预压材料向前移动至与其相邻的第二预压段上进行第二批预压;
S6,待第二预压区的软土路基达到沉降稳定标准后,向第一批预压区和第二批预压区补充因路基沉降而增加的压实土方,碾压压实并达到路基设计标高;
S7,将路基层材料按设计厚度和铺筑位置依次铺筑在预压完成的路堤上;
S8,重复步骤S4-S7进行下一段路堤的堆载预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利用路基层材料作为预压材料对软土路基(或柔性路基)进行分段预压,并将每段路堤分批预压,所用路基层材料能够在预压区域立即进行铺筑路面,不仅能加快施工进度,还能够节省土方资源,还能减少预压材料的运载工程量,进而大大降低了项目投资。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S3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S31,计算路堤所承受的荷载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7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