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薯类植物组培苗切繁转移装置及其转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7420.6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0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伟;王红军;纪耀坤;冯琰;杨铭;苏寒;李知翰;邵蕾;贾树利;张建祥;王瑞丽;李淑敏;熊明国;崔宝国;陈雪花;张忠坤;李冬冬;李齐栋;乔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德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7/06;A01G22/25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吴佳洁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高速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薯类 植物 组培苗切繁 转移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薯类植物组培苗切繁转移装置及其转移方法,包括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通过隔板组分隔出清水腔、药剂腔和废水腔;所述移动架上还设置有清洗浸泡槽;所述清洗浸泡槽与水箱连接;所述清洗浸泡槽内间隔放置有组培苗;所述清洗浸泡槽内流动有清水时用于清洗组培苗根;所述清洗浸泡槽内盛装有药剂时用于浸泡组培苗根;所述清洗浸泡槽底部连接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定时水泵。清洗过程和浸泡过程可在移动架移动过程中自动完成,操作人员只需操作放苗、取苗和栽苗,大大缩短了组培繁育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薯类农作物繁育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薯类植物组培苗切繁转移装置及其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Ipomoea batatas)又名山芋、红芋、番薯、红薯、地瓜,为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及多种矿物质,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用作物,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总产排列第七位。甘薯耐旱、耐瘠薄,生物产量高,除食用外,还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原料之一,当前防治甘薯病毒病一般采用剥离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后得到脱毒苗来去除病毒,培育、繁殖和应用脱毒种薯。脱去病毒后的甘薯苗恢复了种性,生长势增强,产量提高,品质变,增产效果为明显,增产幅度可达80%以上,在生产上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甘薯脱毒苗在适宜的快繁培养基上一般30天后可长成为完整的植株,然后就可进行炼苗移栽。移栽时,先要用镊子从炼苗培养瓶中取出组培苗,用清水洗去根部残留的琼脂,再用甲醛溶液浸泡10-15min,然后移栽到由蛭石、珍珠岩、粗沙、炉灰渣、谷壳、锯木屑等组成的栽培基质上。由于组培苗容易被损坏,现有的操作方式是,人工取出组培苗后用清水清洗,再将清洗好的放入甲醛溶液中浸泡,浸泡完成后放入推车中移动到大棚内移栽;这样的操作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当组培苗数量过多时,依次用流水冲洗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且容易清洗不彻底;另外,组培苗在甲醛溶液中浸泡完成后,需要及时将组培苗全部取出与甲醛溶液分离,否则浸泡时间太长容易导致细胞失水而引发根部坏死;浸泡完成后的组培苗是由人工依次栽培到培养床,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组培苗在等待栽培的过程中由于管理存放不当容易受损导致影响成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薯类植物组培苗切繁转移装置及其转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薯类植物组培苗切繁转移装置,包括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通过隔板组分隔出清水腔、药剂腔和废水腔;所述移动架上还设置有清洗浸泡槽;所述清洗浸泡槽与水箱连接;所述清洗浸泡槽内间隔放置有组培苗;所述清洗浸泡槽内流动有清水时用于清洗组培苗根;所述清洗浸泡槽内盛装有药剂时用于浸泡组培苗根;所述清洗浸泡槽底部连接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定时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浸泡槽底部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清洗浸泡槽底部的另一端;所述清洗浸泡槽内活动架设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上间隔开有插苗孔;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盘和清洗浸泡槽底部之间架设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浸泡槽一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铰接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防水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浸泡槽两侧壁上间隔设置有滑轨;所述放置盘两侧对应滑轨设置有托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层清洗浸泡槽;所述进水管通过主水管连接至清水腔;所述排水管通过主排管连接至废水腔;所述主水管通过三通件连接有药剂管;所述药剂管连接至药剂腔;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主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液泵;所述药剂管上设置有第二液泵;
一种薯类植物组培苗切繁转移方法,采用上述的薯类植物组培苗切繁转移装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如下步骤:
1)组培苗插入放置盘上的插苗孔内,放置盘装入清洗浸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德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德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7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