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方便的人体细胞培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7004.6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6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姣;郑鸿;卢潇;周东;李彦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朱浩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方便 人体 细胞培养 | ||
1.使用方便的人体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101)和铰接的遮挡门(109),所述外壳(101)内设置有多组承托架(401),多组所述承托架(401)呈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外壳(101)内侧底部设置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与所述遮挡门(109)和任一所述承托架(401)连接,所述遮挡门(109)在打开的过程中可通过推进机构带动承托架(401)滑出所述外壳(101)外,每组所述承托架(401)内均设置有培养皿(601),每相邻两组承托架(401)通过联动组件进行连接,下方的一组承托架(401)在运动的过程中可带动其上方的承托架(401)跟随平移运动,最顶部的一组承托架(401)与外壳(101)通过限位组件进行连接,所述限位组件用以对最上方的一组承托架(401)的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进行限定,多组承托架(401)在联动组件和限位组件的配合下呈梯形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人体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承托架(401)两侧的导向柱(403)和第一导向轨道(402),每组所述承托架(401)两侧的导向柱(403)分别滑动卡设在相邻一组承托架(401)两侧的第一导向轨道(4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方便的人体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101)内侧顶部的两组第二导向轨道(108),最顶部的一组承托架(401)两侧的导向柱(403)分别滑动卡设在两组第二导向轨道(108)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人体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401)与所述外壳(101)通过定位组件进行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有第一定位框(407),所述承托架(401)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杆(404),所述定位杆(40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块(406),两组所述第一定位块(406)滑动卡设在两组所述第一定位框(407)内,两组所述第一定位框(407)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块(408),所述外壳(101)内设置有承托板(102),所述承托板(102)上设置有两组第二定位框(107),两组所述第二定位框(107)呈相对设置,两组所述第二定位块(408)分别滑动卡设在两组所述第二定位框(10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人体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有剪叉架(201),所述外壳(101)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杆(104),所述承托架(4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杆(405),所述剪叉架(201)的其中两端设置有通过第一铰接座(202)进行安装的第一滑筒(203),所述剪叉架(201)的另外两端设置有通过第二铰接座(205)进行安装的第二滑筒(204),两组所述第一滑筒(203)分别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杆(104)的两端,两组所述第二滑筒(204)分别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杆(405)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方便的人体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还包括有两组传动杆(301),所述外壳(101)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轴(105)和支撑杆(106),所述传动杆(301)中段与所述支撑轴(105)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301)的两端均设置有滑框(302),两组所述第一铰接座(202)底部设置有第一控制柱(206),两组所述支撑杆(106)上均滑动套设有第三滑筒(304),所述第三滑筒(304)上设置有第二控制柱(303),所述第一控制柱(206)和第二控制柱(303)均滑动卡设在滑框(302)内;所述第三滑筒(304)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铰接座(305),所述遮挡门(109)内侧设置有第四铰接座(110),所述第三铰接座(305)与第四铰接座(110)通过连接杆(306)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人体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门(109)内设置有供承托架(401)运动的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70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腔室产品检漏装置及其检漏方法
- 下一篇:芯片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