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配网图模和数据分析的负荷转供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6134.8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3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天;吴有中;唐磊;鲁宇;云献睿;王少倩;尚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H02H7/26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朱海波 |
地址: | 23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配网图模 数据 分析 负荷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配网图模和数据分析的负荷转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配网图模拓扑图获取故障线路基于联络开关的负荷路径数据记录表;
依次获取负荷路径数据记录表中的若干负荷转供路径需转出配变的转出负荷和转出电流,得到初步负荷转供方案;
根据初步负荷转供方案结合线路参数进行线路负载率校验,以及将若干筛选线路结合开关参数进行开关保护校验,得到校验后的备选转供方案;
将备选转供方案与配网台账数据进行关联并整合分析,得到包含选中线路的配网负荷转供分析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图模和数据分析的负荷转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配网图模现有的实时拓扑图中的联络开关获取配电网线路中的若干直接转供线路和间接转供线路,并按预设的排列顺序进行组合得到基于联络开关的负荷路径数据记录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图模和数据分析的负荷转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负荷转供路径计算需转出配变的48小时内最大的线路有功功率以及48小时内最大的开关负荷电流,得到初步负荷转供方案;
其中,线路有功功率、开关负荷电流的计算公式如下:
线路有功负荷=∑开关后侧所有配变48小时内峰时有功负荷;
开关负荷电流=∑开关后侧所有配变48小时内峰时有功电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图模和数据分析的负荷转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初步负荷转供方案结合线路参数进行线路负载率校验,将线路卡脖子处负载率不高于80%的线路标记为筛选线路;将若干筛选线路结合开关参数进行开关保护校验,判断是否满足开关的过流段保护要求,将满足要求后的若干筛选线路标记为备选线路并按预设的顺序排列组合得到备选转供方案;其中,转供线路负载率的计算公式为:
转供线路负载率=线路有功负荷/线路允许安全负载×1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图模和数据分析的负荷转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开关参数进行开关保护校验的步骤包括:
将筛选线路对应的开关负荷电流与对应的开关负荷电流范围进行匹配,若筛选线路对应的开关负荷电流属于开关负荷电流范围,则判定对应的筛选线路满足开关的过流段保护要求;反之,则判定对应的筛选线路不满足开关的过流段保护要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图模和数据分析的负荷转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备选转供方案与配网台账数据进行关联并整合分析时,获取若干备选线路与故障线路相同起始节点和结束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CJ;同时将备选线路对应的转供线路负载率标记为FZ;获取备选线路对应的备选类型,根据备选类型获取对应的备选权重并标记为BQ;提取标记的各项数据的数值并联立整合,通过计算依次获取若干备选线路对应的转供匹配度ξ;转供匹配度ξ的计算公式为:ξ=BQ×[g1×FZ+g2×CJ/100];式中,g1、g2为预设的不同比例系数,且g1>g2>1;
根据转供匹配度依次对若干备选线路的传输状态进行评估,生成配网负荷转供分析方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图模和数据分析的负荷转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转供匹配度依次对若干备选线路的传输状态进行评估时,根据转供匹配度数值的大小来将若干备选线路进行升序排列,并将排首位的转供匹配度对应的备选线路标记为选中线路,选中线路以及若干排序的备选线路构成配网负荷转供分析方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图模和数据分析的负荷转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备选类型为直接转供线路类型和间接转供线路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61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和发光装置
- 下一篇:海滨玫瑰变色菌在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中的应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