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烧蚀性能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4923.8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9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盛;吴护林;黄安畏;丛大龙;张敏;陈海涛;何庆兵;白懿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N3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施永卿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烧蚀 性能 测试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抗烧蚀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枪(3)、测试台(4)、热流密度标定装置(6)及测试辅助工装(7);热流密度标定装置(6)与测试辅助工装(7)分别固定安装在测试台(4)端面,等离子枪(3)安装在测试台(4)对面且分别对应热流密度标定装置(6)、测试辅助工装(7)设置两个工位;热流密度标定装置(6)包括受热端盖(8)、第一出水直管(9)、进水管(10)、出水弯管(11)、涡轮流量计(13)、第一进水咀(14)、第一出水咀(15)、第二出水直管(16)、第一密封端盖(19)及第二密封端盖(20);测试辅助工装(7)包括火焰挡板(21)、外水冷管(24)、内水冷管(25)、第二出水咀(26)、第二进水咀(27)、热电偶套管(29)及套管堵头(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烧蚀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工业电脑(1)与传输线(2),工业电脑(1)通过传输线(2)分别与等离子枪(3)、热流密度标定装置(6)、测试辅助工装(7)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烧蚀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0)同轴设置在第一出水直管(9)内且进水管(10)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出水直管(9)两端,第一出水直管(9)一端端部固定设置受热端盖(8)且受热端盖(8)内腔与进水管(10)、第一出水直管(9)对应端连通;出水弯管(11)设置在第一出水直管(9)一侧外壁且与第一出水直管(9)连通,出水弯管(11)远离第一出水直管(9)的一端通过涡轮流量计(13)与第二出水直管(16)连通;第二出水直管(16)外壁设置第一出水咀(15)且第二出水直管(16)远离涡轮流量计(13)的端部通过第一密封端盖(19)密封;进水管(10)远离受热端盖(8)的一端通过第二密封端盖(20)密封且进水管(10)位于第二密封端盖(20)与第一出水直管(9)之间的外壁设置第一进水咀(1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烧蚀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冷管(25)同轴设置在外水冷管(24)内,火焰挡板(21)固定套接在外水冷管(24)的一端外壁且过盈配合,火焰挡板(21)中部开设用于安装测试试样(5)的安装孔且外水冷管(24)位于火焰挡板(21)端的端面对应安装孔开设安装槽,测试试样(5)靠近外水冷管(24)的一端与安装槽底部留有间隙,安装槽侧壁通过设置第一紧固螺钉(22)实现外水冷管(24)、火焰挡板(21)及测试试样(5)的连接;内水冷管(25)为喇叭状结构且由远离测试试样(5)向靠近测试试样(5)直径逐渐增大;外水冷管(24)远离测试试样(5)的一端外壁设置第二出水咀(26);内水冷管(25)内同轴设置热电偶套管(29)且热电偶套管(29)两端分别与内水冷管(25)端部、外水冷管(24)端部进行配合连接,热电偶套管(29)远离测试试样(5)的端部设置套管堵头(31)且套管堵头(31)与外水冷管(24)之间的内水冷管(25)外壁设置第二进水咀(27);热电偶套管(29)内通过第二紧固螺钉(30)设置第三热电偶(28)且第三热电偶(28)远离套管堵头(31)的一端端部与测试试样(5)背面紧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49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