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LED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4758.6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7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轩;陈彦全;康小希;郑茹静;王杰;李艺敏;卢晨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H10K59/12;H10K59/35;H10K59/50;H10K50/856;H10K50/80;G09F9/33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李乃娟 |
地址: | 71012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led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发光面板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其上面的胆甾相液晶膜结构、相位补偿膜和线性偏光板;胆甾相液晶膜结构包括用于将发光面板发出的红绿蓝三基色光转变为圆偏振光的A层和用于反射环境光中的紫外光的B层及反射环境光中的红外光的C层;线性偏光板用于吸收振动方向与其透过轴垂直的光及用于将环境光中振动方向与其透过轴平行的光通过并转变为线偏振光;相位补偿膜用于将通过线性偏光板的线偏振光转变为圆偏振光并将通过胆甾相液晶膜结构的圆偏振光转变为线偏振光。本发明能够不仅有效屏蔽环境光中的紫外光和红外光,而且能够提高发光面板发出的光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OLED显示面的屏幕亮度、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致发光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晶(LCD)显示技术、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技术,Mini-LED,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OLED与LCD具备有构造简单、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等优点。
目前OLED显示器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视等显示器领域。OLED显示器通常由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相位补偿膜及线偏光板组成,普遍存在以下缺陷:一、由于线偏光板自身特性,理论上,其最大只能利用发光面板上的有机发光材料发出的50%圆偏振光,其余50%的偏振光被偏光板吸收掉转化为热能,使得显示器件中的发光面板发出光的利用效率小于50%,致使必须通过增加发光能耗而提高屏幕亮度;第二、环境光中紫外光照射到OLED发光面板中的有机层时会使得有机材料部分失效从而影响OLED发光面板的使用寿命;第三、现有应用的OLED显示器中开口率约为40%-50%,开口以外部分为吸光型,此部分吸光可吸收环境光中的红外光部分和紫外光部分,造成OLED显示装置内部温度升高,不仅降低了OLED显示装置的运行效率,而且对其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亟需一种新技术在环境光到达发光面板之前能够有效地屏蔽环境光中的紫外光和红外光部分,且能够提高发光面板发出光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不仅能够有效屏蔽环境光中的紫外光和红外光,而且能够提高发光面板发出光的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发光面板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其上面的胆甾相液晶膜结构、相位补偿膜和线性偏光板;
所述胆甾相液晶膜结构包括用于将发光面板发出的红绿蓝三基色光转变为圆偏振光的A层和用于反射环境光中的紫外光的B层及反射环境光中的红外光的C层;
所述线性偏光板用于吸收振动方向与其透过轴垂直的光及用于将环境光中振动方向与其透过轴平行的光通过并转变为线偏振光;
所述相位补偿膜用于将通过线性偏光板的线偏振光转变为圆偏振光并将通过胆甾相液晶膜结构的圆偏振光转变为线偏振光;
所述胆甾相液晶膜结构的A层为至少一层左旋胆甾相液晶膜或至少一层右旋胆甾相液晶膜,所述胆甾相液晶膜结构的B层和C层均由至少一层左旋胆甾相液晶膜和相同数量的右旋胆甾相液晶膜构成,或由至少两层左旋胆甾相液晶膜中间夹半波片构成,或由至少两层右旋胆甾相液晶膜中间夹半波片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胆甾相液晶膜结构的A层用于反射波长在范围在370nm-780nm之间的可见光;
所述胆甾相液晶膜结构的B层和C层分别用于反射波长范围在100nm-380nm之间的紫外光和波长范围在760nm-2500nm之间的红外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4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