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空气预热器波纹板热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3269.9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7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田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宇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42;C21D1/667;C2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刘翠芹 |
地址: | 066300 河北省秦皇岛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气 预热器 波纹 热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波纹板热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采用第一温度检测相机对感应加热后的板材进行温度检测,并根据实际检测的温度及温差值选用不同的溶质和溶液混合的冷却方案,针对不同区域的温差配置不同浓度的冷却液进行喷淋冷却,实现在相同时间内将各个区域的温度了冷却至相同温度,尽可能获得均匀的淬硬层,并通过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冷却后的温度对后续的冷却液浓度配比进行微量的调整。所述方法通过对温度检测相机获取的实际温度数据进行冷却液浓度的配置,能够大幅提升冷却效率,有效提升淬硬层的均匀性,得到性能优异的板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表面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波纹板热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气预热器工作过程中,其特定使用的波纹板的质量尤为重要,由于板材需要承受高温,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振动的现象,板材表面可能会出现裂痕,存在漏风现象,影响空气预热器的正常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对板材表面进行硬化,增加其表面质量;对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可以用目前都在使用的更加节能绿色高效的感应加热。
另外,感应加热后需要冷却,由于感应加热时会出现集肤效应、圆环效应等现象,并且波纹板表面的不平整更是使其热处理后得到的温度不均匀。如果使用普通的冷却方法,其冷却速度一致,但由于温度的不均匀会导致冷却后板材表面温度也不一致,冷却后得到板材表面的淬硬层不均匀,影响板材的质量及使用效果。因此,急需研究一种新的波纹板热处理方法,能够解决热处理后板材质量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波纹板热处理方法及装置,其采用温度检测器对感应加热后板材的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实际检测的温度及温差值选用不同的冷却方案,针对不同区域的温差配置不同浓度的冷却液进行喷淋冷却,实现在相同时间内将各个区域的温度冷却至相同温度,获得均匀的淬硬层。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温度检测相机获取的实际温度数据进行冷却液浓度的配置,能够大幅提升冷却效率,有效提升淬硬层的均匀性,得到性能优异的空气预热器波纹板。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波纹板热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加热后板材温度:
板材通过感应线圈通电进行感应加热,并在丝杠导轨的牵引下以v0的速率向前行进,当加热后的板材边初次到达冷却液喷淋装置的喷淋范围内时,根据异形波纹板的弧度特征将板材分为五个区域,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开始检测已加热各区域的温度,温度为T;
S2、为各区域配置冷却液:
将各区域温度数据传至中控室,中控室根据各区域温度T与板材表面需要降至温度T0的温差ΔT确定各个区域使用的溶质种类及配置所需溶质和溶液的量,中控室根据溶质和溶液的选择及冷却液所需浓度控制每个区域对应的冷却液混合装置上方三通阀接口的关闭及闭合的时间,打开所需溶质和溶液对应的泵,将对应量溶质和溶液输送至冷却液混合桶中;
冷却液的配置方案根据各区域温度T与板材表面需要降至温度T0的温差ΔT进行确定,当ΔT在低温范围0-Ta内时,选择溶质A和溶液D进行混合,当ΔT在中温范围Ta-Tb内时,选择溶质B和溶液D进行混合,当ΔT在高温范围Tb-Tc内时,选择溶质C和溶液D进行混合,记所需溶质的量为m,溶液的量为n,Δp为调节量,冷却液的浓度配比根据下式计算:
S3、喷淋冷却板材:
待所需量的冷却液溶质和溶液输送至冷却液混合桶完毕后,搅拌棒开始工作,对溶质和溶液进行混合,混合完毕后打开冷却液喷淋装置的开关,将混合完成的冷却液喷淋至板材表面进行降温;
S4、测量冷却后板材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宇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宇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32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