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柱闭门平面闸门及其尺寸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1671.3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6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柱 闭门 平面 闸门 及其 尺寸 确定 方法 | ||
一种水柱闭门平面闸门及其尺寸确定方法,将水柱闭门平面闸门视为由上闸门和下闸门两部分组成,上闸门与下闸门通过连接板焊接成一体,上闸门的面板及水封均设置在下游侧,下闸门的面板设置在上游侧、顶部采用封闭盖板与下闸门面板及两侧边柱焊接成一体、底部设置对应的槽型水封装置,通过力的平衡法则求出平面闸门能动水关闭的临界平衡状态时作用在下闸门顶部的水柱力,并考虑一定的水柱闭门安全裕度,得出下闸门高度hsubgt;下/subgt;=[Hsubgt;s/subgt;(Bsubgt;L/subgt;Hsubgt;L/subgt;+Bsubgt;zs/subgt;S‑Bsubgt;L/subgt;δ)+nsubgt;G/subgt;G‑hBsubgt;zs/subgt;S‑nsubgt;T/subgt;(Tsubgt;zd/subgt;+Tsubgt;zs/subgt;)]/Bsubgt;L/subgt;Hsubgt;L/subgt;‑△h,代入相关参数数据后,能迅速确定下闸门的高度hsubgt;下/subgt;和上闸门顶水封以下高度为hsubgt;上/subgt;=h‑hsubgt;下/subgt;,在确定Bsubgt;L/subgt;、Bsubgt;zs/subgt;、Hsubgt;L/subgt;、hsubgt;上/subgt;、hsubgt;下/subgt;等主要尺寸后,便能快速开展上闸门与下闸门的具体结构细部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柱闭门平面闸门及其尺寸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平面闸门是水电水利工程中较常采用的一种门型,在机组进水口作为事故闸门使用时,为节省投资,较少采用配重动水闭门,通常利用水柱动水闭门。对于水柱闭门平面闸门,传统主要有顶主梁水柱、底主梁水柱两种,顶主梁水柱适用于高水头平面闸门,而底主梁水柱适用于中小水头平面闸门,究其原因是高水头平面闸门利用水头高、水柱力大,为减少水柱压力、降低启闭机容量,采用顶主梁水柱;中小水头平面闸门因利用水头低、水柱力小,为增加水柱力、确保闸门能有效动水闭门,采用底主梁水柱。
目前设计人员主要根据工程经验采用试算法确定平面闸门水柱力,先根据闸门主梁高度、水封跨度、水柱利用水头确定水柱压力,再根据《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NB35055)9.1启闭力计算的9.1.1公式复核闸门闭门力,若经验不足,通常会存在水柱力不够或水柱力过大的问题,需重复进行多次主梁高度调整方能达到较合理的技术经济要求,比如中高水头高窄平面事故闸门采用顶主梁较常出现水柱力不足现象,而采用底主梁水柱又会导致水柱力过大启闭机容量过大增加投资较多的问题;因此,采用试算法要求设计人员要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基础且对于顶主梁水柱和底主梁水柱不易确定的高窄潜孔平面闸门,有时也需要进行多次方案论证后方能确定,计算耗时过长,设计繁琐,所以现有技术还是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水柱闭门平面闸门及其尺寸确定方法,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水柱闭门平面闸门,该水柱闭门平面闸门包括上闸门和下闸门,上闸门与下闸门之间通过连接板焊接成一体;在上闸门的下游侧设置有上闸门面板,在下闸门上游侧设置有下闸门面板;在水柱闭门平面闸门下游侧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侧水封和主支承;在上闸门和下闸门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多根主梁;在上闸门的下游侧顶部设置有顶水封,在下闸门的底部设置有底水封。
优选的,所述下闸门的顶部设置有封闭盖板,封闭盖板与下闸门面板、以及下闸门两侧的边柱焊接成一体。
优选的,在封闭盖板的底部设置有多根T型小梁,在封闭盖板的后部设置有翼缘板。
优选的,在下闸门两侧的边柱的底部的型槽内设置有槽型水封装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针对上述水柱闭门平面闸门的尺寸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1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