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捻股机收线梳型断保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60344.8 | 申请日: | 2023-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9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蒋茂华;李玉峰;张宏;李爱朋;徐国进;徐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7/08 | 分类号: | D07B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董雪莹 |
地址: | 2257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捻股机 收线 梳型断保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捻股机收线梳型断保,安装在捻股机床收线处的三槽弧高轮与四槽弧高轮之间,钢帘线从所述四槽弧高轮进线,并在所述四槽弧高轮与三槽弧高轮之间缠绕走线3圈,所述四槽弧高轮与所述三槽弧高轮之间的上下三段钢帘线均一一对应地穿过梳型断保上下两端的工作槽。梳型断保是独立部件,固定在排线支架上但通过尼龙隔套分隔,只通过连接螺杆与断保信号线连接到捻股机床的断保点位上,一旦钢帘线波动幅度过大跳出弧高轮,就会触碰到工作槽的槽壁或是槽底,与梳型断保接触并触发断保信号,从而即使报警并通知员工检查或卸轮,减少钢帘线产生硬弯、弹簧等不合格品的概率,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捻股机收线梳型断保,适用于钢帘线生产中的捻股外收线机型。
背景技术
目前,钢帘线生产时常用DT2G/3G以及XD-6/12等外收线机床标配弧高轮来控制帘线产品质量。在现有的DT2G/3G外收线捻股机床当中,虽然装配恒张力系统,保证收放线张力的稳定。但在外捻股机床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DT2G/3G机床收线恒张力在运行时,因收线、放线张力波动,以及其它特殊情况时,导致帘线在收线部位、尤其是在弧高轮处脱离弧高轮,造成帘线产生硬弯、弹簧等不合格品。
2、DT2G/3G机床收线处装配弧高轮,分为三槽+四槽组合总成和两槽+三槽组合总成的两种方式。由于弧高轮槽底平均深度仅为3-4毫米左右,员工操作时往往将两根帘线并在一个槽内,造成2根帘线同槽走线,如员工未能及时检查纠正,帘线相互摩擦,导致帘线表面有刮伤。
3、DT2G/3G机床收线装配弧高轮,两个导轮间距约为35毫米,帘线与弧高轮之间形成夹角,如员工绕线不注意时,不慎将手指缠绕在弧高轮夹角之内,从而引发工伤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生产问题,本司设计了一种捻股机收线梳型断保装置,旨在监测钢帘线的张力波动情况,快速、精确地反馈钢帘线断裂、跳槽等不正常工作情况并及时报警,并保护员工的调试安全,有效提高钢帘线生产质量、预防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捻股机床运行时,钢帘线因为张力波动过大或者员工操作不当,导致的钢帘线断线、硬弯、弹簧、同槽走线等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报警调试纠正,从而致使钢帘线成品不合格;此外,员工操作时的安全问题也得不到保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捻股机收线梳型断保,其安装在捻股机床收线处的三槽弧高轮与四槽弧高轮之间,钢帘线从所述四槽弧高轮进线,并在所述四槽弧高轮与三槽弧高轮之间缠绕走线3圈,所述四槽弧高轮与所述三槽弧高轮之间的上下三段钢帘线均穿过梳型断保;
所述梳型断保包括断保本体、尼龙隔套、固定内杆、连接螺杆以及断保信号线;所述断保本体的上下两端各设置3个工作槽,所述四槽弧高轮与所述三槽弧高轮之间的上下3段钢帘线分别穿过所述断保本体上下两端的3个工作槽,每段钢帘线对应穿过一个工作槽,所述工作槽的槽底与两侧槽壁均与穿过其的钢帘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断保本体上还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尼龙隔套包裹在所述固定通孔内部,所述固定内杆穿过所述尼龙隔套并将所述断保本体固定在捻股机床上,所述尼龙隔套将所述断保本体与所述捻股机床以及所述固定内杆隔离并使所述断保本体形成单独部件,所述连接螺杆安装在所述断保本体上并作为所述梳型断保的接线桩头,所述断保信号线由捻股机床PLC断保点位引出后连接到所述连接螺杆上并用于断保信号传导。
优选地,所述钢帘线位于其所在的工作槽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工作槽的槽底高度比穿过其内的钢帘线静止状态下的高度低5毫米。
优选地,所述断保本体上端的三个工作槽之间的平均间距为4.5毫米,槽宽3.5毫米,所述断保本体下端的三个工作槽之间的平均间距为4.5毫米,槽宽3.5毫米,所述工作槽与所述四槽弧高轮以及所述三槽弧高轮的槽型中心距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03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