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59172.2 | 申请日: | 2023-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1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平;张铜会;何玉惠;徐远志;胡鸿姣;王明明;李玉强;李玉霖;罗永清;王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A01G25/02;A01C23/04;C02F1/00;C02F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赵世发 |
| 地址: | 730013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资源 收集 高效 利用 综合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所述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收集单元、第一过滤单元、沉淀单元、缓冲曝气单元、集蓄单元、第二过滤单元、水肥一体单元和灌溉单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提高了自然降水的利用率,解决了农牧地区缺乏农业生产用水、农牧业减产歉收、农田经济效益低、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手段单一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属于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区,广泛存在水分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低下和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为了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高效收集与利用雨水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利用周边硬化地面收集雨水并储存于窖池,配合节水灌溉技术满足和补充温室大棚果蔬及配套农田作物的灌水需求,实现生态、可控、高效、增收的农业发展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可用于农牧区雨水的收集及高效利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包括:
收集单元,至少用于汇集雨水;
第一过滤单元,与所述收集单元连接,并至少用于滤除雨水中的漂浮物;
沉淀单元,与所述过滤单元连接,并至少用于除去雨水中的固体颗粒物;
缓冲曝气单元,与所述沉淀单元连接,并至少用于对雨水进行曝气溶氧处理;
集蓄单元,与所述缓冲曝气单元连接,并至少用于储存雨水;
第二过滤单元,与所述集蓄单元连接,并至少用于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处理;
水肥一体单元,与所述第二过滤单元连接,并至少用于使雨水与肥料进行混合;
灌溉单元,与所述水肥一体单元连接,并至少用于以混合有肥料的雨水对目标场地进行灌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提高了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解决了农牧地区缺乏农业生产用水、农牧业减产歉收、农田经济效益低、精准脱贫手段单一等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极好地助力了精准扶贫和种养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多样化的措施和途径,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高质量共同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提供的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提供的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提供的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资源收集及高效利用综合系统,包括:
收集单元,至少用于汇集雨水;
第一过滤单元,与所述收集单元连接,并至少用于滤除雨水中的漂浮物;
沉淀单元,与所述过滤单元连接,并至少用于除去雨水中的固体颗粒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9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