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VG与DFIG的并网点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55143.9 | 申请日: | 2023-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8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夏楠;王潇平;邓俊;李立;章海静;张阳;王艺华;张青蕾;郑天悦;彭书涛;李怡然;党超亮;段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H02J3/38;H02J3/50;H02J3/00;H02J3/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 地址: | 710199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vg dfig 网点 电压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SVG与DFIG的并网点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控制并网点电压的风电场的仿真模型;其中,所述仿真模型包括等值风电场模型和SVG模型;所述等值风电场模型为待控制并网点电压的风电场的等值风电场模型;所述SVG模型为待控制并网点电压的风电场中SVG设备的仿真模型,用于检测并网点电压波动情况并控制吸收或者发出无功功率来稳定电压;
基于所述仿真模型检测并网点电压幅值,基于获得的并网点电压幅值实现并网点电压控制;其中,若并网点电压幅值在0.95~1.05pu内,则采用DFIG转子侧、SVG共同向风电场和电网连接系统发出或吸收无功功率,使得并网点电压稳定在1pu;若并网点电压幅值在0.9~0.95pu或1.05~1.1pu内,采用DFIG转子侧、DFIG定子侧和SVG共同向风电场和电网连接系统发出或吸收无功功率,使得并网点电压稳定在1pu;若并网点电压幅值在0.2~0.9pu或1.1~1.3pu内,则SVG协助DFIG完成高低电压穿越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VG与DFIG的并网点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值风电场模型中DFIG网侧变流器和转子侧变流器均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SVG模型采用PWM跟踪的直接电流控制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VG与DFIG的并网点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值风电场模型中DFIG网侧变流器和转子侧变流器均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的步骤具体包括:
转子侧变流器控制策略中,转子电压控制表示为,
式中,Us代表定子侧的电压值;Ls和Lr代表定子侧和转子侧的电感值;Lm代表定转子之间的互感值;kp1和ki1代表电流控制环比例和积分常数;ird*和irq*代表电流内环控制器的电流指令值;ird和irq代表电流内环控制器的电流实际值;σ代表漏磁系数;ωs代表定子侧频率;ωsr代表转差率;
定子、转子电流表示为,
转子电流的幅值表示为,
DFIG定子侧无功补偿电流表示为,
式中,Ps代表有功功率;Ls代表定子侧的电感值;Lm代表定转子之间的互感值;isd和isq代表定子电流的d轴和q轴分量;ird和irq代表转子电流的d轴和q轴分量;ω1为电网角频率;Irmax为转子电流的最大幅值;ωr代表转子侧频率;
网侧变流器补偿的最大无功电流为,
式中,igmax代表网侧变流器最大电流;ps代表有功功率;
在dq坐标系中网侧变流器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的数学模型为,
式中,ugd和ugq是网侧变流器交流侧电压dq轴的分量;igq和igd是网侧变流器交流侧电流dq轴的分量,正方向为电网流向变流器;Rg和Lg是网侧变流器电感和电阻;
采用线性的PI控制实现无静差跟踪控制,得到网侧变流器输出电压参考值为,
式中,kp2和ki2为电压控制环比例和积分常数;igd*和igq*为电流内环控制器的电流指令值;igd和igq为电流内环控制器的电流实际值;vgd和vgd为网侧电压在dq轴的分量;
网侧变流器控制的有功指令、无功指令分别为:
通过调节igq和igd,对网侧有功、无功进行独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51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燕麦饮料的脱粘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田蓟苷的HSCCC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