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内外合一循环冷却塔中塔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46702.X | 申请日: | 2023-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2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华;张旭;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春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C1/04 | 分类号: | F28C1/04;F28C1/08;F28C1/00;F28C3/02;F28F25/06;F28F25/12;F25D1/02;F25D3/10;F28F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 地址: | 408400 重庆市南川区西城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内外 合一 循环 冷却塔 | ||
1.一种新型内外合一循环冷却塔中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塔和寒洞,外塔内包括内塔和冷源贮存室,寒洞穿过冷源贮存室与内塔相连通,通过寒洞的进风口引入外部空气进入内塔;
内塔内设置有压力管道、循环水喷雾装置和蓄水池,压力管道与循环水喷雾装置连通,蓄水池设于内塔的底部,内塔的塔顶设有排汽管,排汽管与寒洞连通,排汽管内设有负压风机;
压力管道将高温循环水输送至循环水喷雾装置,循环水喷雾装置将高温循环水雾化,形成淋水区域,外部空气经过寒洞冷却后进入内塔与雾化后的水滴进行热交换,产生冷却循环水和湿热水蒸气,冷却循环水下落至蓄水池,湿热水蒸汽上升至排汽管,由排汽管内的负压风机引入寒洞进入内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外合一循环冷却塔中塔,其特征在于,排汽管上设有液氮注入口,用于注入液氮对排汽管内的湿热水蒸气进行冷却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外合一循环冷却塔中塔,其特征在于,排汽管包括排汽主管和排汽支管,内塔通过排汽支管与排汽主管连通,排汽主管与寒洞连通,负压风机设于排汽主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外合一循环冷却塔中塔,其特征在于,各排汽主管的出口处设有汽水分离器,负压风机将冷却后的水蒸汽引至汽水分离器,分离后经寒洞进入内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外合一循环冷却塔中塔,其特征在于,寒洞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季节喷雾降温装置,季节喷雾降温装置包括喷嘴和冷源管道,季节喷雾降温装置通过冷源管道与冷源贮存室相连通;
季节喷雾降温装置通过冷源管道获取冷源,将冷源由喷嘴雾化喷出后与外部空气一起输送至淋水区域,在淋水区域对循环水喷雾装置雾化后的水滴进行冷却;
季节喷雾降温装置根据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切换冷源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外合一循环冷却塔中塔,其特征在于,季节喷雾降温装置的冷源管道包括春季管道、夏季管道、秋季管道和外部一次水源管道;
春季管道和夏季管道分别与外部一次水源管道连通,夏季管道穿过冷源贮存室,秋季管道与冷源贮存室连通;
春季管道的冷源为外部一次自然水源,夏季管道的冷源为一次自然水源经冷源贮存室二次冷却后的水源,秋季管道的冷源为直接抽取冷源贮存室的水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外合一循环冷却塔中塔,其特征在于,冷源贮存室的冷源为超低温度液态水或固态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外合一循环冷却塔中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雾结冰自动调风装置,喷雾结冰自动调风装置包括金属网、冬季喷雾装置、水泵和智能温度控制仪;金属网设于寒洞内,冬季喷雾装置设于寒洞进风口处,水泵设于蓄水池内,智能温度控制仪与水泵相连;
智能温度控制仪根据蓄水池内循环水的温度控制水泵启停;当蓄水池内循环水温度达到是设定下限阈值时,控制水泵启动,将循环水输送至冬季喷雾装置,冬季喷雾装置喷出的水滴洒落在金属网上,在冷空气作用下形成冰膜,使金属网孔径变小,寒洞内的进风量减少;当蓄水池内循环水温度升高至设定上限阈值时,智能温度控制仪控制水泵停止,冰膜升华,金属网孔径扩大,进风量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外合一循环冷却塔中塔,其特征在于,内塔内还设有负压引风箱,设于内塔中心位置,用于将寒洞内的空气引入内塔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外合一循环冷却塔中塔,其特征在于,蓄水池设有循环水出口暗渠,循环水出口暗渠处设有水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为塔内设备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春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春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467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