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胶装置及供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8934.0 | 申请日: | 202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9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施明鉴;青小军;蔡龙炜;饶光华;葛俊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运精密工业(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供胶装置及供胶方法,该装置包含控制器、储胶桶及供胶桶,储胶桶具有开口且用于储存胶水,供胶桶通过连通管连接于储胶桶,并用于接收储胶桶提供的胶水并出胶至待涂胶元件。储胶桶内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其中,第一液位传感器持续感测储胶桶内的胶量,控制器接收并根据来自第一液位传感器发送的第一信号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以便根据第一提示信息向储胶桶添加胶水。该装置操作简单,不会产生二次胶水,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及生产良率,且经济效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供胶装置及供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显示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护其上的线路不被氧化腐蚀,需要在线路表面涂布一层胶,用以隔绝空气保护线路。传统的供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为防止胶水打空,储胶桶中的胶管与储胶桶的底部通常会会有一定距离以预留部分胶水,预留部分会浪费并产生二次胶水,增加企业生产报废成本。另一方面,为保证预留胶水量,需使用费用高昂的超高精密电子秤来称量储胶桶,并需提前设定预留胶量,操作繁琐且容易设定错误。此外,传统的供胶装置添加胶水时需打开供胶装置方可进行,操作繁琐、效率低且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胶装置及供胶方法,该供胶装置操作简单,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及生产良率,且经济效益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供胶装置及供胶方法,所述供胶装置包含控制器、储胶桶和供胶桶,所述储胶桶用于储存胶水,所述储胶桶上具有开口,所述储胶桶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供胶桶通过连通管连接于所述储胶桶,所述供胶桶用于接收所述储胶桶提供的胶水并出胶至待涂胶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持续感测所述储胶桶内的胶量,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感测不到胶水,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发送第一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以便根据所述第一提示信息自所述开口向所述储胶桶添加胶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胶桶内还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上方,且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添加胶水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持续进行感测所述储胶桶内的胶量,若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感测到胶水,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发送第二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发出第二提示信息,以便根据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停止向所述储胶桶添加胶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管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储胶桶内还设有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下方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储胶桶内的胶量,当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感测不到胶水时,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发送第三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发出第三提示信息,并关闭所述单向阀。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管内设有过滤器,用于过滤胶水中的杂质,且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储胶桶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供胶装置还包含气缸及导出管,所述导出管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出胶阀;所述气缸与所述供胶桶匹配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出胶阀关闭同时所述气缸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供胶桶呈负压状态以便所述储胶桶内的胶水自所述连通管流入所述供胶桶;所述出胶阀开启同时所述气缸沿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供胶桶呈正压状态以便所述供胶桶内的胶水自所述导出管被提供至所述待涂胶元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运精密工业(厦门)有限公司,未经达运精密工业(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8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切换的风电机组内置储能装置
- 下一篇:光信号传输设备及光信号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