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抛光及表面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7108.4 | 申请日: | 202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8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明;庄欠玉;王桂杰;宋晓辉;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材国创(青岛)高铁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F3/16 | 分类号: | C25F3/16;C25F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纪丽丽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抛光 表面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抛光及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升降台,升降台上连接有连接台,升降台用于带动连接台上下移动;连接台上连接有对加工工件进行表面处理的加工刀具,连接台用于带动加工刀具俯仰移动;操作台,操作台上连接有可转动的加工台,操作台用于带动加工台移动至加工刀具的下方,加工台用于放置所述加工工件并带动加工工件转动;移料组件,移料组件用于夹取加工工件、并将加工工件移动至加工台和电解池。通过移料组件可以对加工工件进行自动夹取和移动,提高上料精度和上料效率。通过加工台带动加工工件转动,同时通过连接台带动加工刀具俯仰移动,从而可以便于调节加工刀具与工件之间的角度,满足复杂的表面处理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抛光及表面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解抛光及表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抛光是指金属制品在一定组成的溶液中进行特殊的阳极处理,以获得平滑、光亮表面的精饰加工过程、它既可以作制品电镀前的表面准备,也可作镀后表面的精饰,还可作为金属表面独立的精饰加工方法,在汽车工件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电解抛光及表面处理设备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随后在电解池中对工件的表面进行电解抛光。现有的电解抛光及表面处理装置在对工件进行表面处理的过程中无法调节加工刀头与工件之间的角度,难以满足复杂的表面处理需求,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此外,现有的电解抛光及表面处理装置需要搭配工人进行上下料操作,上下料效率低,上下料精度低,从而增大了装置生产的人工成本,降低了表面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抛光及表面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表面处理装置存在的无法调节加工刀头与工件之间的角度,难以满足复杂的表面处理需求,且加工工件上下料效率低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抛光及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还包括升降台(30),所述升降台上连接有连接台,所述升降台用于带动所述连接台上下移动;所述连接台上连接有对加工工件进行表面处理的加工刀具,所述连接台用于带动所述加工刀具俯仰移动;操作台(25),所述操作台(25)上连接有可转动的加工台(26);所述操作台(25)用于带动所述加工台(26)移动至所述加工刀具的下方,所述加工台(26)用于放置所述加工工件并带动所述加工工件转动;电解池(11),所述电解池(11)用于对所述加工工件进行电解抛光;移料组件(3),所述移料组件(3)用于夹取所述加工工件、并将所述加工工件移动至所述加工台(26)和所述电解池(11)。
优选的,所述底板(1)上设有升降壳(27),所述升降壳(27)内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壳(27)中通过轴承配合连接有升降丝杠(28),所述升降丝杠(2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升降丝杠(28)上设有升降连接块(29),且所述升降连接块(29)内部嵌入安装的滚珠螺母与所述升降丝杠(28)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台(30)设置在所述升降连接块(29)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台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台(30)底部的两个调节支架(403),两个调节支架(403)相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调节支架(403)之间连接有调节轴(405);所述调节支架(403)一侧设置有翻转电机(404),所述翻转电机(404)的输出端贯穿所述调节支架(403)且与所述调节轴(405)相连;所述调节轴(405)上固定套接有处理壳(406),所述处理壳(406)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加工电机(31),所述加工电机(31)的输出端上套接有用于连接刀具的刀头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移料组件(3)包括电机壳(301),所述电机壳(301)内设有旋转电机(302),所述电机壳(3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台(303),所述旋转电机(3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台(303)的底部,且所述旋转台(303)的顶部设有提升气缸(304);所述提升气缸(304)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支撑台(305),且所述支撑台(305)上铰接有第一连杆(306),所述第一连杆(306)的端部铰接有第二连杆(307)的一端,且所述第二连杆(307)的端部铰接有连接架(308),所述连接架(308)上设有机械爪本体(3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材国创(青岛)高铁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未经航材国创(青岛)高铁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71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纯电动汽车防抖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