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硫气井堵塞物来源实验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31681.4 | 申请日: | 2023-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8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锋;吕梦涛;张楠林;杨婷婷;闫丙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G01N23/20;G01N23/2252;G01N31/00;G01N21/356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井 堵塞 来源 实验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含硫气井堵塞物来源实验评价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对含硫气井堵塞物进行取样分析,通过灼烧实验方法,定量分析堵塞物中有机物/无机物成分相对含量,确定堵塞物中有机物/无机物比例;
(2)利用EDS测试技术,分析堵塞物的元素组成;
(3)通过酸溶解实验方法,确定堵塞物中碳酸盐类无机物的成分含量;
(4)利用XRD(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堵塞物中无机物成分,确定堵塞物中无机物组成;
(5)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堵塞物中有机物成分,确定堵塞物中有机物组成;
(6)根据上述步骤得到的含硫气井堵塞物中有机物比例、元素组成、成分组成,确定含硫气井堵塞物中有机物来源;
(7)根据上述步骤得到的含硫气井堵塞物中无机物比例、元素组成、酸溶物比例,同时依据Drucker—Prage准则计算地层稳定性系数进而确定含硫气井堵塞物中无机物来源;
(8)Drucker—Prage准则出砂预测方法如下:
式中:σ1、σ2、σ3——诱导应力、气体拖拽力、孔眼围岩应力的合力,Pa;
J1——第一有效应力不变量,Pa;
J2——应力偏量不变量,Pa;
定义地层稳定性系数S如下:
式中C0取10,C1取0.6;
稳定系数S0,地层稳定,不出砂;S=0,临界出砂状态,有轻微出砂;S0,地层不稳定,发生破坏,出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硫气井堵塞物来源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含硫气井堵塞物进行取样分析,进行灼烧实验方法,是指将一定量的堵塞物垢样置于坩埚中加热,小火碳化后,使其中的有机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再置于500~600℃高温电炉中灼烧灰化,直至残灰为白色或浅灰色为止,所得残渣即为无机成分,利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分析堵塞物中有机物/无机物成分相对含量,确定堵塞物中有机物/无机物比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硫气井堵塞物来源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EDS测试技术,分析堵塞物的元素组成,是指将垢样烘干,放入X射线能谱仪中,在真空下用电子束轰击垢样表面,激发物质发射出特征x射线,根据其波长确定堵塞物元素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硫气井堵塞物来源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酸溶解实验方法,确定堵塞物中碳酸盐类无机物的成分含量,是指将垢样置于酸液中,利用酸的特性、氧化还原性和配位性使试样中的被测组分转入溶液,本发明对含硫气井堵塞物垢样,采用酸溶解法确定无机物中可被酸溶蚀的成分含量,能被酸溶蚀的,基本上都是碳酸盐类无机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硫气井堵塞物来源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利用XRD(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堵塞物中无机物成分,确定堵塞物中无机物组成,是指将堵塞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其衍射图谱,获得垢样无机物成分进而确定无机物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硫气井堵塞物来源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堵塞物中有机物成分,是指将垢样烘干并制成薄片,置于红外光谱仪中,形成垢样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得到垢样有机质组分,确定堵塞物中有机物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16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