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耳焊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29206.3 | 申请日: | 2023-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5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任玉壮;张泽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兴能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B23P23/00;H01M50/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邱锴文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装置 | ||
1.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放料机构(1)、贴胶机构(2)、辊胶机构(3)、送进机构(4)、裁切机构(5)及焊接机构(6),极耳(10)经过所述放料机构(1)、所述贴胶机构(2)、所述辊胶机构(3)、所述送进机构(4)及所述裁切机构(5)后至所述焊接机构(6),且所述焊接机构(6)对所述极耳(10)的首端与极片焊接时,所述裁切机构(5)裁切所述极耳(10);
所述放料机构(1)包括极耳放料盘(11)、重锤组件(12)和抚平组件(13),所述重锤组件(12)包括上辊(121)和重锤(122),所述重锤(122)滑动设置于所述上辊(121)的下方,所述极耳(10)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极耳放料盘(11)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抚平组件(13)且被所述送进机构(4)拉动,所述极耳(10)的中段缠绕于所述重锤(122)和所述上辊(121),所述送进机构(4)拉动所述极耳(10),以使所述重锤(122)靠近所述上辊(121),所述极耳放料盘(11)释放所述极耳(10),以使所述重锤(122)远离所述上辊(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机构(2)包括胶带放料盘(21)、拉胶件(22)、胶带切刀(23)和贴胶台(241),所述拉胶件(22)用于将缠绕于所述胶带放料盘(21)上的胶带(20)的首端拉至所述贴胶台(241)上,且位于所述极耳(10)的下方,所述胶带切刀(23)位于所述贴胶台(241)和所述拉胶件(22)之间,所述胶带切刀(23)用于切断所述胶带(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机构(2)还包括检测组件(25),所述检测组件(25)包括检测开关(251)、摆臂导向辊(252)、第一过辊(253)和第二过辊(254),所述第一过辊(253)和所述第二过辊(254)分别位于所述摆臂导向辊(252)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摆臂导向辊(252)的上方,所述胶带(20)的首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过辊(253)、所述摆臂导向辊(252)以及所述第二过辊(254)至所述拉胶件(22),所述胶带(20)未经过所述第一过辊(253),所述摆臂导向辊(252)触发所述检测开关(2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5)还包括第一限位凸起(255),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55)位于所述摆臂导向辊(252)靠近所述第一过辊(253)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55)用于限制所述摆臂导向辊(252)摆向所述第一过辊(253)一侧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5)还包括第二限位凸起(256),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56)位于所述摆臂导向辊(252)靠近所述第二过辊(254)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56)用于限制所述摆臂导向辊(252)与所述检测开关(251)之间的最短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胶机构(3)包括辊胶底板(31)和辊胶辊(32),所述辊胶底板(31)上设置有吹气孔(311),所述极耳(10)具有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极耳(10)的第一面抵接所述辊胶底板(31),所述吹气孔(311)用于使未与所述第一面贴合的所述胶带(20)远离所述辊胶底板(31),所述辊胶辊(32)沿垂直所述极耳(10)的长度方向来回滚动,以使垂直所述极耳(10)的长度方向两侧的所述胶带(20)与所述第二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胶机构(3)还包括颜色传感器(33),所述颜色传感器(33)用于检测所述胶带(20)是否粘贴于所述第二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进机构(4)包括压料件(41)和送进底座(42),所述压料件(41)用于从所述极耳(10)的厚度方向两侧夹持所述极耳(10),所述送进底座(42)用于带动所述压料件(41)相对所述焊接机构(6)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兴能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兴能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92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盘扣式脚手架
- 下一篇: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