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管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20552.5 | 申请日: | 2023-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5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任天宇;董佳涵;郭广鑫;王小虎;王超;金童;李博文;潘鸣宇;李香龙;王立永;徐楷;周献飞;董宁;焦建林;刘欣;刘潮;陈旭;满芮;高岚;刘博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思极网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管控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调度主站(1)与服务器(2)信号连接,调度主站(1)内设置有白名单(4),其中,白名单(4)用于对变电站的运维情况进行监控;调度主站(1)包括:集中管理平台(11)和告警模块(12),其中,集中管理平台(11)和告警模块(12)信号连接,告警模块(12)基于白名单(4)向集中管理平台(11)反馈运维异常情况;调度主站(1)中安装有主控键(13),其中,主控键(13)用于远程切断针对变电站进行运维的人机交互链路。本发明解决了针对变电站运维情况,难以进行实时、准确以及较大范围的安全风险的评估分析,且难以对风险告警做出及时响应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运维管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电站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针对变电站的现场运维,调度主站无法对变电站现场运维过程进行实时的网络安全监管,对变电站运维过程的网络安全风险感知及管控存在极大的滞后性,即,缺乏实时监控手段、变电站运维安全风险监测范围过小、缺乏运维安全风险综合分析及评估手段、调度主站缺乏通信链路用于接收变电站运维安全风险告警以及下发实时指令拦截运维链路。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存在针对变电站运维情况,难以进行实时、准确以及较大范围的安全风险的评估分析,且难以对风险告警做出及时响应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管控系统,以至少解决针对变电站运维情况,难以进行实时、准确以及较大范围的安全风险的评估分析,且难以对风险告警做出及时响应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管控系统,包括:调度主站1,服务器2,变电站设备3,白名单4,网关5和监控模块6,其中,调度主站1与服务器2信号连接,调度主站1内设置有白名单4,其中,白名单4用于对变电站的运维情况进行监控;调度主站1包括:集中管理平台11和告警模块12,其中,集中管理平台11和告警模块12信号连接,告警模块12基于白名单4向集中管理平台11反馈运维异常情况;调度主站1中安装有主控键13,其中,主控键13用于远程切断针对变电站进行运维的人机交互链路。
可选的,主控键13包括:按键壳1301和中空条1302;中空条1302内设置有防误触杆1303,其中,防误触杆1303包括:弹簧1303_1和电磁板1303_2;弹簧1303_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中空条1302远离按键壳1301一侧的内壁,弹簧1303_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电磁板1303_2;按键壳1301的侧壁设置有限位孔1304,其中,限位孔1304用于电磁板1303_2的一端穿过限位孔1304延伸至按键壳1301的内部;其中,电磁板1303_2与调度主站1电性连接。
可选的,防误触杆1303包括:两个横向防误触杆和两个纵向防误触杆,其中,横向防误触杆和纵向防误触杆的通电/断电状态相反;在通电状态下,两个横向防误触杆内的电磁板相互吸附,两个纵向防误触杆内的电磁板相互排斥;横向防误触杆内的弹簧为拉伸弹簧,纵向防误触杆内的弹簧为压缩弹簧。
可选的,白名单4为采用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TCP/IP作为传输协议,并采用七元组进行标识的传输网络包。
可选的,按键壳1301的上表面开凿有与中空条1302对应的透像孔14,透像孔14外固定连接有透色条15,透像孔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冲粉机构16。
可选的,透色条15包括:透色片1501和沉色条1502;沉色条1502固定于透色片1501的下端并镶嵌于按键壳1301内,透色片1501与沉色条1502为中空结构并保持相连通,透色片1501与沉色条1502的内部饱和填充有磁液1503,沉色条1502为不透明材质。
可选的,磁液1503为彩色磁粉和清水的混合液,其中,彩色磁粉为表面喷涂有不溶于水的彩色涂料的磁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思极网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思极网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05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