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磷磷泥提磷装置及提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19928.0 | 申请日: | 202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9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朴;颜洪;李建军;龚海;朱平宽;何杰;申立鹏;李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会东金川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5/00 | 分类号: | B09B5/00;B09B3/40;B09B3/60;B09B3/38;C01B25/047;C12M1/04;C12M1/00;B01D5/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余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3 | 代理人: | 邢智勇 |
地址: | 615200 四川省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磷 泥提磷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磷磷泥提磷装置及提磷方法,涉及磷的分离及纯化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包括:磷泥加热系统,所述磷泥加热系统包括磷泥池、磷泥输送管道、磷泥输送泵和磷泥加热转锅,所述磷泥输送管道一端与磷泥池连接,另一端与磷泥加热转锅的换热内腔连接,所述磷泥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磷泥输送泵;磷蒸汽冷凝系统;磷泥固废生物提磷系统,所述磷泥固废生物提磷系统包括磷泥固废收集箱、曝气装置、生物培养摇床、固液离心分离器和集液箱;余热回收系统,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废气换热器和送热管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磷泥固废生物提磷系统,采用生物法对蒸馏法产生的泥磷灰固废进行进一步的磷释放,极大的提高了黄磷磷泥提磷的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的分离及纯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黄磷磷泥提磷装置及提磷方法。
背景技术
泥磷是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属于磷化学工业中危险固体废弃物。目前常用的电热法生产黄磷的过程中就会伴随产生泥磷,泥磷量约占产品黄磷的7-15%,并且在泥磷中含磷单质约20-70%之间,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泥磷的处理与利用是黄磷生产中—个很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黄磷工业生产中磷的回收率和生产成本,更严重的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几乎所有国内黄磷生产厂家都在探讨泥磷的处理与利用,以求达到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蒸馏法系采用转锅或固定锅对泥磷进行间歇加热,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释放出磷蒸汽,同时对磷蒸汽进行清洗冷凝回收单质磷,剩余的杂质则进行沉积后间歇排出。蒸馏法是国内泥磷回收单质磷的主要方法之一,而蒸馏法后产生的泥磷灰固废中含有的固态难溶性磷酸盐缺少合适的释放提纯方法,导致在进行黄磷磷泥提磷时,磷资源的释放不充分,存在着大量的磷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黄磷磷泥提磷装置及提磷方法,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的蒸馏法后产生的泥磷灰固废中含有的固态难溶性磷酸盐缺少合适的释放提纯方法,导致在进行黄磷磷泥提磷时,磷资源的释放不充分,存在着大量的磷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黄磷磷泥提磷装置,包括:
磷泥加热系统,所述磷泥加热系统包括磷泥池、磷泥输送管道、磷泥输送泵和磷泥加热转锅,所述磷泥输送管道一端与磷泥池连接,另一端与磷泥加热转锅的换热内腔连接,所述磷泥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磷泥输送泵;
磷蒸汽冷凝系统,所述磷蒸汽冷凝系统包括磷蒸汽输送管道和冷凝回收装置,所述磷蒸汽输送管道一端通过转动密封器与磷泥加热转锅的换热内腔连接,另一端与冷凝回收装置连接,所述冷凝回收装置用于进行磷蒸汽中的单质磷冷凝回收;
磷泥固废生物提磷系统,所述磷泥固废生物提磷系统包括磷泥固废收集箱、曝气装置、生物培养摇床、固液离心分离器和集液箱,所述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与磷泥固废收集箱连通,所述磷泥固废收集箱通过第一输送泵与生物培养摇床连通,所述生物培养摇床通过第二输送泵与固液离心分离器连通,所述固液离心分离器排液口与集液箱连通;
余热回收系统,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废气换热器和送热管道,所述废气换热器与磷蒸汽冷凝系统连通,所述送热管道一端与废气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磷泥加热转锅的加热外腔连接。
可选的,所述磷泥加热转锅一侧设置有进出料口,所述磷泥输送管道与进出料口连接;
所述磷泥固废收集箱上端一侧设置有磷泥固废收集口,所述磷泥固废收集口设置于进出料口下方。
可选的,所述冷凝回收装置包括受磷池、一级冷凝回收塔、二级冷凝回收塔,所述一级冷凝回收塔和二级冷凝回收塔底部均为开口,所述一级冷凝回收塔底部高于受磷池的液面,所述二级冷凝回收塔底部没入受磷池的液面。
可选的,所述一级冷凝回收塔顶部通过导管连接至二级冷凝回收塔的底端侧壁上,所述二级冷凝回收塔顶部通过风机与废气换热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会东金川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会东金川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99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注入层的前驱体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挺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