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心率波形判断打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16228.6 | 申请日: | 202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1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毓隽;庄道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闪耀(苏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曹健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心率 波形 判断 打鼾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心率波形判断打鼾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枕头里安装数据采集传感矩阵,睡眠时能够实时采集心率呼吸体动数据;S2、根据采集的心率呼吸体动数据在终端设备内的监测模型中生成原始心率波形;S3、通过监测模型内的分析算法对生成原始心率波形进行分割、放大和对比分析处理,来判断打鼾的时长和打鼾力度,本发明涉及睡眠监测技术领域。该通过心率波形判断打鼾的方法,通过枕头里的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心率呼吸体动等信号,输出原始波形,再与打鼾时心率波形成密集锯齿状图形进行对比分析,通然后过放大窗口比对方法很容易判断出打鼾的时长和打鼾力度,大大增加了判断打鼾的准确度,使判断打鼾更加方便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睡眠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心率波形判断打鼾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睡眠期间上呼吸道气流通过时冲击咽黏膜边缘和黏膜表面分泌物引起振动而产生鼾声;其部位始自鼻咽直至会厌,包括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及其腭咽弓和腭舌弓、舌根、咽肌及咽黏膜。打鼾可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缺氧,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由于反复发作的夜间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结构破坏,可引起一系列靶器官功能受损,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代谢综合征、心理异常和情绪障碍等症状和体征。此外,也可引起左心衰竭、哮喘夜间反复发作,儿童患有OSAHS可导致发育迟缓、智力降低,一些疾病可引起打鼾,如下颌骨后缩、鼻息肉、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炎等;在饮酒、服用镇静安眠药后也可发生打鼾;肥胖的人可使颈部脂肪堆积,引起呼吸道狭窄,以致发生打鼾,医生会要求检查血常规、胸部X线、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除次之外,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睡眠监测,即多导睡眠图监测(简称PSG)。通过多导生理记录仪进行睡眠呼吸监测是确诊SAHS的主要手段。
目前判断打鼾的方法都是通过麦克风采集声音,然后波形比对,这种的判断打鼾的方式比对准确度较低,不能实现通过采用心率波形判断的方法来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打鼾,本发明通过枕头里的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心率呼吸体动等信号,输出原始波形,再与打鼾时心率波形成密集锯齿状图形进行对比分析,通然后过放大窗口比对方法很容易判断出打鼾的时长和打鼾力度,大大增加了判断打鼾的准确度,使判断打鼾更加方便准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心率波形判断打鼾的方法,通过枕头里的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心率呼吸体动等信号,输出原始波形,再与打鼾时心率波形成密集锯齿状图形进行对比分析,通然后过放大窗口比对方法很容易判断出打鼾的时长和打鼾力度,大大增加了判断打鼾的准确度,使判断打鼾更加方便准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通过心率波形判断打鼾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枕头里安装数据采集传感矩阵,睡眠时能够实时采集心率呼吸体动数据;
S2、根据步骤S1采集的心率呼吸体动数据在终端设备内的监测模型中生成原始心率波形;
S3、通过监测模型内的分析算法对步骤S2中生成原始心率波形进行分割、放大和对比分析处理,来判断打鼾的时长和打鼾力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监测模型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心率提取模块、数据整合模块、图像生成模块以及心率波形分析模块,其中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步骤S1的数据采集传感矩阵进行电性连接,使数据采集传感矩阵采集的心率呼吸体动数据实时传送至检测模型中。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控制数据转换模块将接收的心率呼吸体动数据转换成监测模型能够处理的二进制数据,并通过心率提取模块提取心率呼吸体动数据中所需的心率数据,再通过数据整合模块将实时提取的心率数据根据接收的时间戳进行整合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闪耀(苏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闪耀(苏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6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