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系统弹性恢复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03423.5 | 申请日: | 2023-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5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王录红;田璐;李阳;李长江;苗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N3/0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算法 系统 弹性 恢复 方法 | ||
1.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系统弹性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攻击方攻击信息进行初始化,构建完整的多波次攻击方攻击链;
(2)将己方防御系统初始化,构建完整的与攻击方攻击对抗的己方防御系统;
(3)根据当前波次下的战场环境,计算出己方装备节点的战时重要度,将己方装备节点的战时重要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依据战时重要度选择己方装备节点进行防御;
(4)在波次攻击的开始阶段,确定己方装备节点的当前效能等级E,在效能等级E的基础上将己方作战型节点的探测能力与攻击方攻击的反侦察能力相对抗,己方作战型节点的拦截能力与攻击方攻击的打击能力相对抗,共同得出此波次对抗下突防成功的攻击方攻击;
(5)依据突防成功的攻击方攻击,计算己方每个装备节点受到的爆炸冲击波;
(6)依据己方的爆炸冲击波,确定当前波次攻击下的己方节点毁伤矩阵,并与爆炸前的己方节点效能等级E做差得到最新的己方节点效能等级矩阵En+1;
(7)通过改进的蚁群算法计算输出维修序列,得到符合恢复策略的最优维修路径;
(8)根据最优维修路径更新己方节点效能等级;
(9)判断多波次攻击是否结束,若未结束返回步骤(3),若结束则输出系统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系统弹性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当前波次下的己方装备节点的战时重要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artime_Zi为战时重要度,Zi为节点i的战时重要度矩阵,typek代表攻击的攻击类型,s为当前波次中的攻击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系统弹性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己方每个装备节点收到的爆炸冲击波公式如下:
式中,ΔP为空气冲击波超压值,R′为等效距离,R为节点到爆炸中心的距离,WTNT为攻击方攻击武器的TNT当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系统弹性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改进的蚁群算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7.1)设置蚁群算法的初始参数,包括最大迭代次数,最优路径蚂蚁小组,算法接收多波次作战中的初始参数,包括维修节点信息、效能等级矩阵、作战型节点;
(7.2)初始化蚂蚁小组,构建非均匀分布的初始化信息素浓度矩阵;
(7.3)初始化蚂蚁小组内的小蚂蚁,继承组内禁忌表,设定出发点分类规则,生成初始节点,并根据前一波次结束的位置,计算小蚂蚁移动到当前波次初始节点所需的时间;
(7.4)循环确定小蚂蚁的移动方向,制定约束条件并判断下一节点是否可成功维修;
(7.5)若约束条件满足下一节点维修需求,则判定维修成功,更新约束条件及组内禁忌表,若约束条件不满足下一节点维修需求,则生成小蚂蚁的子可行解;
(7.6)判断蚂蚁小组的组内维修任务是否完成,若未完成则转到步骤(7.3),生成新的子可行解;若完成蚂蚁小组的组内维修任务或组内蚂蚁数达到5只,进行下一步;
(7.7)组合蚂蚁小组内所有蚂蚁的子可行解,构成完整的可行解,该可行解即为维修路径,计算该可行解的优劣程度,若当前解优于全局最优解,则更新全局最优路径蚂蚁小组;
(7.8)根据当前迭代中所有蚂蚁小组的可行解情况,更新信息素浓度矩阵,并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未达到则转到步骤(7.2),若已达到则输出全局最优解并结束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34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复杂度的浓度位移键控的星座设计方法
- 下一篇:红外标定测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