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养融合的家用智慧监护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00727.6 | 申请日: | 2023-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1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学;刘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15/00;G16H10/60;G08B21/04;G16Y10/60;G16Y10/80;G16Y20/40;G16Y40/20;G16Y40/50;G16Y40/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朱欣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家用 智慧 监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医养融合的家用智慧监护系统及方法,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智能设备子系统、终端显示设备和后台服务器,所述智能设备子系统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连接,所述后台服务器与所述终端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智能设备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智慧网关模块、智慧报警模块和Web客户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智慧网关模块连接;所述智慧报警模块与所述智慧网关模块连接;所述智慧网关模块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连接;所述Web客户端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连接;本发明一种医养融合的家用智慧监护系统及方法,通过系统对老年用户的智能监护,弥补了养老服务的短板,改善了养老服务供给,提升了老年人口生活品质,减轻了社会的经济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养融合的家用智慧监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日趋严峻,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发展老龄化产业是应对老龄社会、满足庞大老年人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愈加重视我国养老问题,近几年来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养老的政策,各地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布了不少养老相关政策。
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刚开始发展,尚无真正成熟的模式,也没有以养老产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并且养老产业作为一个涉及极广的新兴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现有的社会资源也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医疗和养老呈现分离的现状,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依然无法有效地解决,而子女又大多无时间照管老人,加上疫情的影响,社会经济负担越来越严重。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医养融合的家用智慧监护系统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养融合的家用智慧监护系统及方法,其能够弥补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口生活品质,减轻社会的负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医养融合的家用智慧监护系统,其包括智能设备子系统、终端显示设备和后台服务器,上述智能设备子系统与上述后台服务器连接,上述后台服务器与上述终端显示设备连接;
上述智能设备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智慧网关模块、智慧报警模块和Web客户端;
上述数据采集模块与上述智慧网关模块连接,用于实时采集用户的生理数据并发送到上述智慧网关模块;
上述智慧报警模块与上述智慧网关模块连接,用于提供生理数据异常紧急报警和智慧照明功能;
上述智慧网关模块与上述后台服务器连接,用于为各个模块提供通信功能;
上述Web客户端与上述后台服务器连接,用于和上述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设备子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上述数据处理模块与上述后台服务器连接,用于将上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到上述智慧网关模块。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显示设备包括终端管理设备和个人终端设备,上述终端管理设备由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操控,上述个人终端设备由用户或家属监护人进行查看和通信操作。
其中,上述终端显示设备包括电脑、手机和PAD等。
进一步地,上述数据交互的步骤包括:
用户通过上述Web客户端向上述后台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
通过请求后,上述后台服务器基于轮询方式获得用户生理数据,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解析以得到解析结果;
上述后台服务器将解析结果自动发送到上述Web客户端由用户进行提取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07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屏幕
- 下一篇:车辆的车身组件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