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型保温蓄能露天外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2310100506.9 | 申请日: | 2023-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4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颜景运;李峰;李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科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30 | 分类号: | F24S10/30;F24S8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保温 蓄能 露天 外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型保温蓄能露天外接管,涉及保温管道技术领域,包括传输管段、换热管段以及设置在传输管段和换热管段之间的转换接头,所述传输管段位于加热区和换热区之间,所述换热管段位于换热区中;所述传输管段包括外壁具有耐腐蚀涂层的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从外之内分别形成同轴的第一环状通道和第一中心通道包括。本发明利用流体介质的流动带动扇叶的转动,使得第一环状通道内部的空气自动进入第二中心通道内部,并由被换热后的流体介质进行加热后重新导入第一环状通道,来提高第一环状通道形成的中空保温层的温度,使得第一环状通道与第一中心通道的温差降低,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温流体介质在传输阶段的热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腐蚀型保温蓄能露天外接管。
背景技术
碟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的换热装置能通过换热油的方式将碟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热能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循环泵或电磁阀等功能部件将系统采集到的热能与外部储水水箱进行热交换,储水水箱中的热水再根据需求转换为其它能源进行利用。
但是现有的换热油管路在输送换热油时,由于外部储水水箱或热交换装置设置的较远,在长距离输送换热油的过程中,换热油管路中的换热油会向外部空气散失大量热能,并且当冬季来临时,换热油管路在传输过程散失的温度更多,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换热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型保温蓄能露天外接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腐蚀型保温蓄能露天外接管,包括传输管段、换热管段以及设置在传输管段和换热管段之间的转换接头,所述传输管段位于加热区和换热区之间,所述换热管段位于换热区中;
所述传输管段包括外壁具有耐腐蚀涂层的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从外至内分别形成同轴的第一环状通道和第一中心通道,所述第一环状通道靠近第一中心通道的一侧包覆有隔热层,所述第一环状通道远离转换接头的一端封口设置,所述第一环状通道靠近转换接头的一端敞口设置,所述第一中心通道的两端均敞口设置;
所述换热管段包括外壁具有耐腐蚀涂层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由导热材质制成,所述第二管体的内部从外至内分别形成同轴的第二环状通道和第二中心通道,所述第二中心通道远离转换接头的一端封口设置,所述第二中心通道靠近转换接头的一端敞口设置,所述第二环状通道的两端均敞口设置;
所述转换接头包括柱形本体,所述柱形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管体的一端可拆卸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与第二管体的一端可拆卸密封连接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的柱形本体沿圆周方向均匀贯穿设置有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环状通道和第二中心通道并与二者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的柱形本体上还沿圆周方向均匀贯穿设置有输液通道,所述输气通道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中心通道和第二环状通道并与二者相连通;所述输气通道和输液通道相互交错设置;
一半数量的所述输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远离输气通道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环状通道的封口处,所述第二输气管远离输气通道的一端延伸至第二中心通道的封口处,所述柱形本体上还设置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用于将第二中心通道内空气通过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的输气通道导向第一环状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包括一端封口的第一外管,以及同轴设置于外管内并两端敞口的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外管的封口处并与其封口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管相对应的一端平齐,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一外管之间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第一支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科蓝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科蓝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05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