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工程造价预算和结算分析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97032.7 | 申请日: | 2023-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1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黄淮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201 | 分类号: | G06Q30/0201;G06Q10/10;G16Y10/3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泰山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工程造价 预算 结算 分析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工程造价预算和结算分析管理系统,涉及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将各个流程步骤进行分析,以至于无法在预算合格的同时提高工程流程预算速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将当前施工工程进行预算统计,保证各个施工步骤的预算统计合理,且在进行工程预算时能够在保证合格性的同时提高工程预算的执行效率,减少工程预算所需要的时间以至于能够保证工程的进展速度不受影响,进一步提高工程开展的稳定性;还将当前工程的流程预算进行风险分析,判断工程各个流程完成预算统计后是否存在高浮动风险,从而对当前工程预算的统计准确性进行提高,确保工程预算统计合格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物联网的工程造价预算和结算分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关系到投资主体和承包商的经济利益,关系到整个市场的竞争规范以及全社会的科技水平的进步等一系列问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涉及投资主管部门、建设单位(业主)、设计单位、施工企业(承包公司)及计划、审计和设备材料供应等部位的全方面管理,且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工程项目投资不超过批准的造价限额,更积极的意义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工程在开展前的预算时,不能够将各个流程步骤进行分析,以至于不能够保证预算的合理性,且无法在预算合格的同时提高工程流程预算的速度;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而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工程造价预算和结算分析管理系统,是对工程开展后的应急控制进行分析,判断工程各个流程的预算受市场影响后应急控制是否能够满足工程开展需求,保证工程开展的合格性以及预算的合理性,防止工程受市场影响导致流程预算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工程的执行效率;还在工程完工后将工程的预结算进行偏差分析,判断工程的预算是否满足需求,从而对当前工程的预算进行检测,在检测异常时对当前预算方式进行调整,便于提高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工程造价预算和结算分析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
施工步骤预算统计单元,用于将当前施工工程进行预算统计,将当前开展工程划分为i个流程,i为大于1的自然数,同时将工程内各个流程划分为o个步骤,o为大于1的自然数,在进行工程预算时将各个步骤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将步骤划分为高强度步骤和低强度步骤,将各个步骤进行统计控制;
流程预算风险分析单元,用于将当前工程的流程预算进行风险分析,将当前工程内各个流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获取到工程流程预算风险分析系数,根据工程流程预算风险分析系数比较生成高浮动风险信号或者低浮动风险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工程应急控制分析单元,用于对工程开展后的应急控制进行分析,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实时获取到工程外界影响因素,工程外界影响因素产生后通过分析生成预算实时更新信号或者应急控制分析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工程预结算偏差分析单元,用于在工程完工后将工程的预结算进行偏差分析,通过分析生成预结算合格信号或者预结算不合格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施工步骤预算统计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采集到工程内各个流程对应步骤的执行工作量以及工程内各个流程对应步骤的执行非合格频率,并将工程内各个流程对应步骤的执行工作量以及工程内各个流程对应步骤的执行非合格频率分别与执行工作量阈值和执行非合格频率阈值进行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黄淮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黄淮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7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