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治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3008.6 | 申请日: | 202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3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方洪伟;杨雨;陈雪青;钱国军;孙红荣;罗梦元;程二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B17/34;A61B1/317;A61B1/06;A61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膝关节 退行 性病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治疗装置,包括:一种冲洗液,一个储存容器,一个回收容器,一个注入管道,两个回输管道,两个泵,检测部件,一个控制器,控制器与泵和检测部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泵的抽吸工作和检测部件的检测工作;三个管道还包括与管道前端固定连接的穿刺针,注入管道一端插入储存容器内,另一端通过穿刺针插入膝关节腔的第一内腔内,两个回输管道的一端分别通过穿刺针与膝关节腔的第二内腔、第三内腔连接,另一端分别插入回收容器内,第一内腔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内腔、第三内腔的位置,注入管道、两个回输管道在膝关节腔内彼此连通。本发明的治疗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精确自动化控制、冲洗彻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关节炎被称为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全世界关节炎患者约有4亿人,我国关节炎患者在1亿以上,其中大多数为退行性病变。退行性病变发生在膝关节,髋、脊柱、踝等关节,其中以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最为常见。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又称骨关节炎、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病、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预期寿命的提高,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逐年上升,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目前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方法。非手术疗法,包括理疗、药物、注射疗法和中医中药治疗等。手术疗法,包括膝关节冲洗术、膝关节镜下探查并清理术以及膝关节置换手术。其中,膝关节冲洗术对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治疗效果显著,它既可作为早期、中期骨性关节病保守治疗的重要手段,也可以为晚期骨关节病患者延缓置换关节的时间,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价格低廉,便于医生操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然而,目前临床上采用手工盲穿刺,手工操作复杂、冲洗不彻底,治疗效果差;或者采用的治疗装置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且冲洗不彻底。
因此,需要设计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冲洗彻底的用于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治疗装置。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精确自动化控制、冲洗彻底的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治疗装置。
技术方案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治疗装置,包括:一种冲洗液;一个储存容器,所储存容器用于储存所述冲洗液;一个回收容器,所述回收容器用于回收炎症组织废液和冲洗废液;一个注入管道,所述注入管道还包括与其管道前端固定连接的穿刺针,所述注入管道一端插入所述储存容器内,另一端通过所述穿刺针插入膝关节腔的第一内腔内;一个回输管道,所述回输管道还包括与其管道前端固定连接的穿刺针,所述回输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穿刺针插入膝关节腔的第二内腔内,另一端插入所述回收容器内;一个回输管道,所述回输管道还包括与其管道前端固定连接的穿刺针,所述回输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穿刺针插入膝关节腔的第三内腔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回收容器内;所述第一内腔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第三内腔的位置;所述注入管道、所述回输管道以及所述回输管道在所述膝关节腔内彼此连通;两个泵,一个所述泵与所述注入管道连接,用于将所述储存容器内的所述冲洗液抽吸至所述注入管道内;另一个所述泵与回输管道连接,用于将所述回输管道内的炎症组织废液和冲洗废液抽出至所述回收容器内;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管道的性能指标;一个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泵和所述检测部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泵和所述检测部件的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治疗前后膝关节腔内压力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数量为3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对应设置在所述注入管道、两个所述回输管道靠近前端的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3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