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表达禽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1251.4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9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付强;程立坤;付石军;赵修报;于金枝;张兵;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08 | 分类号: | C07K14/08;C12N1/21;C12N15/7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宝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表达 禽法氏囊 病毒 vp2 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表达禽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方法。方法为将表达菌株的种子液接种至发酵罐中,于32‑37℃下开始发酵,待发酵液ODsubgt;600/subgt;值≥3时,加入培养保护液,提高发酵温度至40‑42℃,开始升温诱导,直至发酵结束;培养保护液包括100g/L海藻糖和100g/L谷氨酸钠。本发明在升温诱导时添加培养保护液,可高效表达可溶性VP2蛋白,蛋白效价可得到3‑4倍的提高,且培养基成本低廉,发酵工艺简单易行,为工业化生产VP2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表达禽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侵害雏鸡和青年鸡的淋巴组织,尤其是法氏囊等中枢免疫器官,可造成法氏囊组织出现严重病理损伤,进而导致机体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极易导致继发感染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基因组由两个长度不相同的双股RNA(Double-strand RNA,dsRNA)组成。A节段编码一个110kDa的多聚蛋白和一个17kDa的非结构蛋白(NS或者VP5)。多聚蛋白被翻译出后,由蛋白水解酶VP4剪切成pVP2(49kDa),VP3(32kDa)和VP4(28kDa)。VP2和VP3是病毒主要的结构蛋白,其中VP2蛋白占蛋白总含量的51%,位于病毒粒子的外表面,与抗原性和毒力的变异、细胞嗜性、致病性、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具有IBDV所有的中和表位,诱导的中和抗体能被动地保护宿主不受IBDV感染。目前,已有相关研究人员基于大肠杆菌、重组火鸡疤疹病毒、酵母、禽痘病毒等表达系统开发基因工程疫苗。但都存在以下缺陷,如大肠杆菌表达的VP2蛋白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必须经过变性复性,另外,大肠杆菌表达的VP2抗原往往采取IPTG诱导方式,但IPTG有一定毒性,重组活载体疫苗不仅存在实验室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且其与普通活疫苗一样发生基因突变和重组的几率较高。因此研制一种生产成本低、安全效率高、能可溶性表达并具备良好免疫原性的基因工程疫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已有将温控表达蛋白方法应用于禽法氏囊病VP2发酵生产的相关研究。程太平等人采用摇瓶培养进行了优化分析,但琼扩效价低,潘群兴等人对VP2基因进行了密码子优化,但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为主,且没有进行效价检测;王海波等人采用发酵罐温控表达粒菌体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但目前仍缺乏采用发酵罐温控表达VP2蛋白的工业化生产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IPTG诱导方式使用有毒试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表达禽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方法,在升温诱导时添加培养保护液,可高效表达可溶性VP2蛋白,蛋白效价可得到3-4倍的提高,且培养基成本低廉,发酵工艺简单易行,为工业化生产VP2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表达禽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方法,将表达菌株的种子液接种至发酵罐中,于32-37℃下开始发酵,待发酵液OD600值≥3时,即菌体处于对数生长前期时,加入培养保护液,提高发酵温度至40-42℃,开始升温诱导,直至发酵结束;
培养保护液包括100g/L海藻糖和100g/L谷氨酸钠。
进一步的,培养保护液的加入量≥10mL/1L发酵体积。
进一步的,升温诱导1-5h后结束发酵。
进一步的,初始发酵温度为35℃,升温诱导为42℃,升温诱导3-4h后结束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1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